机械制造基础参考答案分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1 一.填空题 1.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 2.静、交变、冲击。 3.洛氏、洛氏、布氏、洛氏。 二.选择题 1. A、硬度 2. D、塑性 3. B、弹性极限 4. B、 σs 5. B、疲劳强度 三.简答题 1. 抗拉强度:123 屈服强度:132 塑性: 321 屈服强度的确定:材料2有明显的屈服现象,即水平线所对应的应力就是屈服强度;材料1和2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以试样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 时, 材料承受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2. σ≈360MPa340MPa, σ≈580MPa540MPa, δ≈21%19%,ψ≈47%45% 所有指标均满足要求。 3. 由于测出的冲击吸收功的组成比较复杂,冲击韧度值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它不仅受试样形状、表面粗糙度、内部组织的影响,还与实验时的环境温度有关,所以有时测得的值及计算的值不能真正反映材料的韧脆性质,因此,冲击值一般作为材料选择的参考,不直接用于强度计算。 4. 疲劳断裂与静载荷下的断裂不同,断裂前无明显塑性变形,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为了提高疲劳强度,加工时要降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和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如表面淬火、渗碳、氮化、喷丸等,使零件表层产生残余的压应力,以抵消零件工作时的一部分拉应力,从而使零件的疲劳强度提高。 5. 金属材料工艺性能 一、填空题 1.形状、尺寸 2.铸件内部 3.人工 4.离心 二、选择题 1.B 2. C 3.A 4. C 三、简答题 1.形成原因: (1)模具预热温度太低,液体金属经过浇注系统时冷却太快。 (2)模具排气设计不良,气体不能通畅排出。 (3)涂料不好,本身排气性不佳,甚至本身挥发或分解出气体。 (4)模具型腔表面有孔洞、凹坑,液体金属注入后孔洞、凹坑处气体迅速膨胀压缩液体金属,形成呛孔。 (5)模具型腔表面锈蚀,且未清理干净。 (6)原材料(砂芯)存放不当,使用前未经预热。 (7)脱氧剂不佳,或用量不够或操作不当等。 2.铸件的形状设计要求: (1)简化结构 (2)减少型芯 (3)便于芯的固定 (4)避免使用活块, (5)肋不影响起模 (6)便于搬运:增设吊装孔或环 3.离心铸造的特点 (1)液体金属能在铸型中形成中空的自由表面,不用型芯即可铸出中空铸件,简化了套筒、管类铸件的生产过程。 (2)由于旋转时液体金属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离心铸造可提高金属充填铸型的能力,因此一些流动性较差的合金和薄壁铸件都可用离心铸造法生产。 (3)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改善了补缩条件,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也易于自金属液中排出,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夹杂等缺陷的几率较小。 (4)无浇注系统和冒口,节约金属。 不足:金属中的气体、熔渣等夹杂物,因密度较轻而集中在铸件的内表面上,所以内孔的尺寸不精确,质量也较差;铸件易产生成分偏析和密度偏析。 项目8 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B A 6.B 二、填空题 1. 锻造 冲压 2.塑性和韧性 变形抗力 3. 拔长 镦粗 冲孔 弯曲 错移 4.斜度 5. 锤上 胎膜 压力机上 三、简答题 1. (1)在回复阶段由于加热温度不高, 原子活动能力不很强,因而金属的显微组织不发生明显的变化,晶粒仍保持变形后的形态,此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只略有降低,塑性有增高,但残余应力则大大降低 (2)变形金属进行再结晶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降低,而塑性和韧性显著提高,加工硬化现象被消除,内应力全部消失,使变形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基本上恢复到变形以前的水平。 2. (1)金属本质 化学成分:钢的含碳量高,合金元素的含量高,?可锻性下降? 金属组织:纯金属,单相固溶体好;细晶,少夹杂,强化相弥散分布,可锻性好? (2)变形条件? 1)变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形温度越高,可锻性越好? 2)变形速度,?变形速度低时,金属的回复和再结晶能够充分进行,塑性高、变形抗力小;随变形速度的增大,变形抗力增加,锻造性能变差 4)坯料表面质量,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提髙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髙;生产率较髙操作筒单,易于实现机械化。但是,所需设备吨位大,设备费用髙;锻模加工工艺复杂、制造周期长、费用髙,所以模锻只适用于中、小型锻件的成批或大量生产。 1))冲压生产操作简单,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率高。)冲压件尺寸精度高,互换性好,冲压后一般不再进行机械加工,或者只进行一些钳工修整,即可作为零件使用4)冲压模具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制造费用高。冲压加在现代工业的许多部门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汽车、拖拉机、航空、电机、电器、无线电、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