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光毕业于中等技术学校,属于中技学历。这次就是学历所限而未能评上工程师职称,对此王浩实在爱莫能助。林光至今已有20年工龄,一直在华阳厂工作。先是在车间当了10年技术工人,后因其熟悉生产工艺又有颇强的管理能力,被调到厂技术科工作。他担任现职工作也已7年多了,公认是王浩的得力助手。林光是个事业型人物,很有一番抱负。他认为,以他的工作实绩和经验,晋升更重要的技术管理职务应是不成问题的。岂料,这次与工程师职称无缘。倒是科里好几个有学历却能力平平者反而都评上了工程师职称。不仅如此,按照现行的规定,提升职务将成泡影,连维持现职似乎也不适合。 王浩和厂的其他领导者深信林光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尽力为他提供了到高等学校进修深造的机会。林光感谢厂方对自己的好意,然而想到人到中年再和年轻人一起应付考试,加上经济上的原因和家庭的拖累,结果还是婉言谢绝了。至于调离厂或是离开所热爱的现职工作,只是事出无奈的出路,有违林光多年来的人生目标。王浩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了解林光的人,他在考虑还是应该鼓励林光入学深造。事不宜迟,王浩打算再和林光好好谈谈。 管理中的有效激励 主讲:陈明 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大纲 什么是激励 激励的理论模式 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应用 双因素理论及其应用 期望理论及其应用 公平理论及其应用 强化理论及其应用 挫折理论及其应用 激励理论的综合应用 激励的原则 常见的激励误区 激励的定义函数 激励=f(行为方向×强度×持续时间) 绩效=f 能力水平 技术水平 对任务的理解 努力于某一工作的选择 努力程度 坚持努力的时间 个体不能控制的有利和不利的条件) =f(能力×激励) ——坎贝尔(J.P.Campbell)公式 激励的作用 激励的过程 激励研究的理论模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943) 需要层次与人性假设 关键要点 人的最迫切需求是激励行为的主导性动机 人都潜藏有各种需求,不同时期迫切程度不同 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便会激发高层次的需求 最低层级的尚未满足的需要最有影响力 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在有激励的效应 不同等级的员工需求层次要求和强度是有差异的 有些需求永难满足 需求层次理论的管理应用 需要层次与相应的激励因素、组织措施 你了解员工的需求吗 根据您的判断,请就以下动机因素进行排位: ◎好的薪水待遇 ◎工作保障 ◎升迁机会 ◎良好的工作条件 ◎有趣的工作内容 ◎管理阶层的支持 ◎完善的训练 ◎口头称赞 ◎主管体恤的态度 ◎对事情的参与感 赫兹伯格的研究成果 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1959) 有一些因素会激励员工,给员工带来满意,还有些因素可以消除不满意,但是并不能带来激励。能够带来满意的因素叫做“激励因素”;能够消除不满意的因素叫做“维持因素”。 满意 不满意 满意 没有 满意 没有 不满意 不满意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传统观点 赫兹伯格的观点 关键要点 在消除不满意后再设法提供满意 不应忽视保健因素,但又不能过分地注重于改善保健因素,因为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只能防止反激励,并没有构成激励 保健因素只能和工作绩效挂钩,才能转化为激励因素 当对工作满意时,员工倾向于归因于内在的激励因素;当对工作不满意时,则倾向于归因于外在的维持因素 外在激励或保健因素难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管理者若想持久而高效地激励员工,必须注重工作本身对员工的激励 双因素理论的管理应用 消除不满的措施 提高满意的措施 检查公司制度、政策和管理 帮助员工取得成就 改善管理风格和工作方式 认同 改善工作条件 提高工作兴趣 改善人际关系 充分授权,增加责任感 增加工资、福利 关注职业发展 增加安全感 给予晋升机会 佛隆期望理论(1964) 激励(M)=效价(V)×关联性(I) ×期望(E) 关键要点 人们对自己的行动能否导致工作绩效和最终实现目标的期望值越大,他们所受的激励水平就越高 高工作绩效与高报酬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完成工作任务在员工心中的效价将越高,进而提高其激励水平 人们对其从工作中得到的报酬的评价(效价)是不同的,要重视使组织的特定报酬同员工的需要相结合 期望理论的管理应用 确定适宜的目标 提高员工的期望值 增强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之间的关联性 正确认识报酬在职工心中的效价 亚当斯公平理论(1967) 在组织中,员工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是十分敏感的,他们有时更关注的不是他所获得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或自己过去比较的相对值。 A所得 A付出 B所得 B付出 A所得 A付出 B所得 B付出 A所得 A付出 B所得 B付出 不公平(吃亏感) 公 平(满足感) 不公平(负疚感) 关键要点 一个人所获得奖酬的绝对值与他的积极性的高低并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真正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是他所获得奖酬的相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小高考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分析.doc
- 江苏镇江镇江市200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分析.doc
- 经典户型点评文案合集161025902分析.ppt
- 江西·婺源·华星影城项目分析.ppt
- 经典户型点评文案合集分析.ppt
- 经典获奖优秀课件赤壁赋分析.ppt
- 江西2009年1年级小学语文第17单元第18节课_第一次分析.ppt
- 江西2009年1年级小学语文第17单元第18节课《济南的冬天》分析.ppt
- 江西2014年高3第16单元第14节课—期末考试试卷题A2分析.doc
- 经典教育《幼学琼林》分析.ppt
- 江西省新余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语文试卷分析.doc
- 江西省宜春三中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分析.doc
-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分析.doc
-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doc
- 经络理疗如何改善分析.ppt
- 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分析.doc
- 江西省永丰中学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分析.ppt
- 江西师大附中2014级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分析.doc
- 经络腧穴各论-2分析.ppt
- 江西新华电脑学院-第七讲显卡与显示器分析.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