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doc

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doc

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对王安石的评价分析能力。第(1)问,比较容易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回答即可。第(2)问,材料二的有效信息是“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说明梁启超高度评价王安石,“目的”需结合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方法”从“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得出“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从“皆一一详辩之”得出“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 [答案] (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 (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 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 2.(2012·海南历史·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解析] 本题考查的要点是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能力。第(1)问,关键信息是“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宋金重新走向和谈”。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从虞允文优良品德的角度回答问题。 [答案] (1)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 (2)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 3.(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将何所终极。嗣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制,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来源:Zxxk.Com]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 ——《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归纳、认识能力。从鸦片走私的“蔓延滋甚”及其危害谈认识。材料中对洋船夹带、奸民私种熬膏开烟馆及军民人等吸食的规定,可归纳出答案中三点措施,隐含禁止用白银买鸦片的规定。 (2)从整体角度、不同时期(发展变化地)辩证地看待道光帝的禁烟措施。 [答案] (1)认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及财政。措施: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严禁走私进口;不许以银易货;惩办吸食者。 (2)简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