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官影象学
眼 部 影 像 诊 断
一、X检查及正常表现
(一)、 X线检查方法
眼眶多块颅骨组成,相互重叠,为清晰显示眼眶各部分结构,需采取多种不同位置投照:
1、眼眶正位即柯氏位(Caldwell位)又称鼻—颌位,常规位 置,主要显示:眼眶四壁及额筛窦。
2、眼眶侧位(同头颅侧位)主要显示:金属异物,眼眶骨壁 病变深度及和蝶鞍的关系。
3、眼眶斜位 即视神经孔位,视神经管眶尖—前床突,方向: 前外下—后内上斜行。
(二)、眼 眶 正 常 X 线 表 现
1、眼眶的形态、大小和密度
四方形,两侧对称;3mmx4mmx5mm;透光度两侧相仿,低于鼻旁窦.
2、眶上壁
额骨水平板(前)、蝶骨小翼(后)、泪腺窝(外)——新月形致密影,上缘致密线为泪腺窝顶,下缘致密线为眶上缘投影。眶上切迹(内中1/3交界处)。
3、眶内壁
上颌骨额突+泪骨(前);筛骨纸板+蝶骨体(后)。眶内壁投影—2到3条致密线影:后组筛窦纸板投影(外),前组筛窦和泪嵴(内)。
4、眶下壁
颧骨+上颌骨+腭骨。中部见圆形眶下孔
5、眶外壁
额骨颧突、颧骨额突(前);蝶骨大翼。眶斜线/无名线——蝶骨大翼颞侧切线投影。
6、眶锥 蝶骨大翼组成。
(1)、眶上裂 上外壁交界区倒豆点状裂隙影,两侧呈倒“八”字形。内侧为蝶骨体,上缘为蝶骨小翼;下缘为蝶骨大翼。
(2)、蝶骨小翼 三角状致密影,为端接蝶骨嵴,前、中颅窝分界。
(3)、蝶骨大翼 眼眶、颞窝、中颅窝共有界壁。骨质菲薄,显影浅淡、透亮。
(4)、眶下裂蝶骨大翼与上颌骨眶突间裂隙。前连颞下窝,后连翼腭窝;内含眶下动脉、三叉神经上颌支等重要结构。
7、视神经管(斜位正面观—圆孔即视神经孔) 构成 蝶骨体内侧壁与蝶骨小翼围城。
形态 卵圆/圆形。
大小 3-7mm,对称,相差小于10%/1mm. 表现 透亮,致密纤细影环绕.
二、眼部CT检查及正常表现
(一)、检查方法
1、扫描方位 横断(AX),冠状(COR)及矢状(SAG)。
2、扫描方式 扫描层面平行于人体基线(AB线)或听眦线(OM线),层厚/层距:3/3或2/2mm。
3、图像显示 软组织窗:30-40wL,100-300ww;骨窗:350-700wL,1000-1500ww。
4、图像观察 横断位为常规方位,显示视神经,内、外直肌较佳;冠状位非常规位,显示上、下直肌及眼眶顶、底壁明显优于横断位。
(二)正常CT表现
1、眼眶 骨性结构,由额骨、筛骨、蝶骨、腭骨、泪上颌骨和颧骨组成。
2、视神经 条状软组织密度影(类似于肌肉),宽度3-6mm,同层面难于全程显示.
3、眼外肌 4直2斜,横纹肌。AX:上、下直肌呈宽带状影,内、外直肌窄带状影;COR:靠四壁的椭圆形影。
4、眼球 角膜+巩膜+脉络膜+视网膜=球壁即CT所称的眼环。CT不能分辨三层结构。球内:玻璃体(均质低密度影)和晶状体(梭形高密度影)。
5、球后脂肪及神经血管 眶锥内黑色低密度影及由其衬托的弯曲、条形中等密度影。
6、泪腺 眶外上方泪腺窝内,核仁状,中等密度影
三、眼部MRI检查及正常表现
(一)检查方法
1、扫描方位 任意方位:AX、COR、SAG、Obliq-(沿视神经)
2、参数序列 SE,T1,T2,PD,STIR,MRA。
3、图象观察 以脑皮质为参照,高信号-白色影,低信号-黑色影,等信号-灰色影(类似脑皮质)。
4、优点 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无骨伪影;无辐射伤害
(二)、正常表现
1、眶骨 构成 7块颅面骨组成。皮质呈低信号线影,骨松质呈高信号影。
2、视神经 T1、T2加权像均呈中等信号影。球内段、球后段、管内段及颅内段均清晰显示
视交叉 AX 倒“八”字形(交叉前);正“八”字形(交叉后)。三维重建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呈典型的“X”字形。COR 视神经呈类圆形,视交叉呈横条形。结构:视神经周围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高分辨MR能区分视神经纤维、视神经鞘膜和鞘膜下腔。
3、眼眶血管 “流空效应”—黑色低信号影。眼动脉由海绵窦发出走行于视神经和上直肌间,眼眶静脉 上静脉行于上直肌之下,下静脉行与下直肌之上。
4、眼外肌 4直(AX显示较好)2斜(COR显示较好),均呈中低信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科院MATLAB课件第三章.ppt
- 中级口译 双边多边关系与交流.doc
- 中级口译考试必备词组.doc
- 中级口译词组.doc
- 中考数学冲刺阶段分类复习及答案.doc
- 中考短文填空复习精选1.doc
- 中英双语1.doc
- 中英对照标书.doc
- 中英新闻短文阅读Be on guard when online.docx
- 中英文饮料名称大全.doc
- 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课堂中生成式AI合作学习策略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5G网络切片在智能交通信号优化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材料自修复结构在智能安防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 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服务升级对乘客出行时间节省效果研究.docx
- 2025年教育科技展望:教育科技在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应用.docx
- 2025年智慧医院后勤管理系统在医院能源消耗预测与优化报告.docx
-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社会文化建设报告.docx
- 2025年航空航天用纳米材料科学与先进制造技术应用.docx
- 农产品市场趋势洞察:2025年农业大数据应用实践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