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第三章 专题一 传记类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魂系大地 卓尔不群
米勒始终是一个虔诚与善良的农民,一个执着与宁静的画家,他的朋友罗伯特曾用这样的诗句赞颂他:“哦,你是乡巴佬中的但丁/庄稼汉里的米开朗其罗。”
1837年1月,米勒离开家乡赶赴巴黎,这是一次伤感的旅行,他身上那种强烈的农民气质使他与那个有着优雅习俗的花花世界格格不入,因为贫穷,他被迫去模仿18世纪的时尚画家,而这恰恰是他忍受不了的。米勒一贫如洗,然而他仍旧那么孤傲,他宣布:“我决不向人低头,也决不让人把巴黎沙龙艺术强加在我头上。我将待在我自己的土地上,决不让出哪怕只有木鞋那么大的地方。”他不但不对学院画法亦步亦趋,反而开始研究巴黎及其周边地区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并于1848年以《簸谷者》为起点,开始了描绘农村的伟大旅程。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自己像是一个唱真声歌曲的人,只是嗓门还太弱,别人很难听见。”
米勒决心离开巴黎。1849年,他来到了巴黎郊区的小村庄巴比松定居,那里的居民就是伐木者和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在这里,米勒的整个住处都被乡村的简朴笼罩着,他经常在花园中劳动之后才开始到画室里工作,疲倦时他就走进树林里,漫无目的地游逛。他写道:“我喜欢朴实的活动,沿着森林的边缘或林中的崖石,看着黑压压的乌鸦群落在原野上。我甚至愿意走到快要坍塌的茅屋,看着它的烟囱正富有诗意地向空中扩散着炊烟……”米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他一生的绝大部分岁月。1853年,他有三幅画在沙龙展出:《收割者的进餐》《牧羊人》和《剪羊毛的妇女》。这些带有壮丽古风的现实主义作品感动了评论家们。然而米勒并不满足,他还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风格,他又开始另一轮创作道路上的尝试。
从1864年到1870年的大部分时间,他尝试运用大色块颜料叠加的油画创作手法,还尝试创作炭笔素描和彩色粉笔画;作品涉及很多题材。这些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但评论家们大都只关注他的绘画技法,而忽略了其他。米勒始终痛恨单纯的技巧,他把手称为“思想的十分谦卑的仆人”。他甚至不同意人们只称赞他的油画的表现手法,米勒主张要学会抓住事物有生命力的本质,而本质不是躯体,而是心灵。米勒认为在艺术中重要的是驱使艺术家创作出他作品的那种激情和冲动,正是这种创作激情给艺术家带来了表现力,并由此产生美。米勒对于油画美的要求是清晰和力量。他在给威尔莱特的信中写道:“每一幅风景画,无论它多小,都应该给观众留下无限延伸的可能性。地平线上的每个微小的角落,都必须画得让人感到它是挡住我们视线的一个宏伟圆周的组成部分。”米勒的每幅风景画都会让我们感到它是整个大自然的一个缩影。
1857年,诞生了他的杰作《拾穗者》:三个农妇在田间弯腰拾麦穗,她们好像在用手指甲抠出她们渴望找到的失落的麦穗。当时,评论家一哄而起,极力反对这幅画。但米勒不为所动,力求通过乡村的每个细小事物表达他对岁月流逝的理解。米勒说:“人们应该懂得如何利用琐碎的事物去表现崇高的思想,在那里才蕴藏着真正的力量。”1859年,米勒展出了他的名作《晚钟》,在这幅画备受冷落时,米勒却深深感到自己已经创作出了人与大地的较量趋于歇息时刻的宁静而忧郁的诗画。眼疾和生活的窘迫困扰着他,但是他胸中却是开阔、明亮和柔和的。《晚钟》所表现出的阳光笔直地照射在刚被犁耕的垄沟上,这就像米开朗其罗说的那样“好的画是从来不会描绘一滴眼泪的”。
米勒热爱诗意的土地,如同他热爱那些古典艺术大师,因为“他们使得生命那么生机勃发,从而变得美丽了”。1862年米勒创作了《冬天和乌鸦》《倚锄的男人》等作品,劳动最艰辛和最痛苦的方面都被米勒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这些画对巴黎当时的审美时尚来说就是一种挑战,米勒预感到自己将面临一场惨烈的战斗。“这种结局果然出现了。”米勒写道,“有人说我否定乡下的妩媚景色。其实我在农村发现了比单单是妩媚更多的美——我发现了永恒的壮丽。”
1873年,米勒看到自己那些曾被骂得一无是处的作品,正以可观的价格售出,完全彻底的成功降临到了他头上。法国最终肯定了米勒的伟大。
米勒的艺术如今已经被公认为是乡村生活的诗篇,米勒的“年历”是一本没有节庆的年历,是劳动的写照和农家生活的福音,应该在它的扉页上印上这样的警句:“杜绝琐碎的事情,留下精髓。”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米勒决心离开巴黎开始他的乡村生活,是因为他身上强烈的农民气质使他与那个有着优雅习俗的花花世界格格不入。
B.“好的画是从来不会描绘一滴眼泪的”,说明米勒的绘画作品不是呈现悲伤哭泣的形象,而是表现欢笑快乐的生活。
C.米勒所谓“永恒的壮丽”是指抓住事物有生命力的本质,表现出崇高的思想所蕴藏的真正的力量,它超越了乡村自然景色的妩媚之美。
D.“我将待在我自己的土地上”,这句话表现了米勒坚守自我的执着性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