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险货种理化特性一览表
                    表3.3.2-1  新增危险货种理化特性一览表
序号	名称	UN号	熔点
(℃)	沸点
(℃)	闪点
(℃)	相对密度	溶水性	爆炸极限% V/V 	建规
火险	是否聚合	禁忌物 相对空气	相对水 1	乙醇	1170	32061	-114.1	78.3	12	1.59	0.79	与水混溶	3.3-19	甲类	——	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2	烧碱	1824		318.4
	1390
	176-178
	——	2.130
	与水混溶	——	——	——	——		3
	C4 4	C5 5	C10 6	碳酸二甲酯	1161	32157	0.5	90	19	3.1	1.07	不溶	——	甲类	——	氧化剂、还原剂、强酸、强碱、潮湿空气		7	丙烷	1978	21011	-187.6
	-42.09
	-104
	1.56
	0.585	微溶于水	2.1-9.5	甲类	——	强氧化剂、卤素		8	汽油	1203	31001	-60	40-200	-50	3.5	0.7-0.79	不溶于水	1.3-6	甲类	不聚合	强氧化剂		9	航空煤油	1203	31001	-50	175-325	28-60	3.5	0.8	不溶于水	0.6-3.7	乙类	不聚合	强氧化剂		10	丙烯酸乙酯	1917	32147	-72	99.8	9	3.45	0.94	溶于水	1.4-14	甲类	——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过氧化物		11	丙烯酸辛酯 12	醋酸	2789	81601	16.7	118.1	39	2.07	1.05	溶于水	4-17	乙类	不聚合	碱类、强氧化剂		
13	醋酸乙酯	1173	32127	-83.6	77.2	-4	3.04		微溶于水	2.0-11.5		——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14	醋酸丁酯	1123	32130	-73.5	126.1	421	4.1	0.88	微溶于水	1.2-7.5		不聚合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15	丙烯酸丙脂 16	异丙醇			-88.5	80.3	12		0.79	溶于水	2.-12.7 17	二乙二醇	——	——	-8.0	245.8	124	3.66	1.12	溶于水	——			强氧化剂、强酸		18	二甘醇	——	——	-8.0	245.8	124	3.66	1.12	溶于水	——			强氧化剂、强酸		19	丙三醇	——	——	20	182	160	3.1	1.26	溶于水	——			强氧化剂、强酸		20	二氯甲烷			-96.7	39.8	——	2.93	1.33	微溶于水	12-19			碱金属、铝		21	三氯甲烷			-63.5	61.3	——	4.12	1.50	不溶于水	——			氯化氢、光气		22	壬烯			——	144~145	32	——	0.734	不溶于水	——		不聚合	强氧护剂		注:以上数据来自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第二版,张海峰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表3.2-2  新增危险货物的危险、危害特性及禁忌物
序号	名称	危 险 特 性	健 康 危 害	禁忌物	备注		三乙醇胺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本品对局部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可致皮炎和湿疹,与过敏有关。本品蒸气压低,工业接触中吸入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氧化剂、酸类			甲基异丁基甲酮	易燃,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人吸入4.1g/m3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麻醉;吸入 0.41-2.05g/m3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状;低于 84mg/m3时没有不适感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			丙烯酸异
辛酯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本品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属低毒类,但若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均会引起中毒。遇热分解释出具刺激性的烟雾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