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分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线电缆实用学习手册 江苏双登电器电缆有限公司 2007.1.1 目 录 总则……………………………………………………………3 一、拉丝生产工序……………………………………………3 二、退火生产工序……………………………………………11 三、绞合(束丝、绞线、复绞)生产工序…………………13 四、云母带绕包生产工序……………………………………18 五、挤塑生产工序(挤绝缘、挤护套)……………………19 六、成缆生产工序(含对绞)………………………………26 七、屏蔽生产工序(包括绕包屏蔽和编织屏蔽)…………31 八、铠装生产工序……………………………………………33 九、附录(电线电缆装盘长度参考表)……………………42 总 则 根据江扬电缆分厂的实际生产状况和生产特点,电线电缆的大致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一、拉丝生产工序 1 基本名词术语及基本理论知识 1.1 拉丝:通过模具将金属杆材或线材拉制成一定截面和形状的线材的过程。 1.2 拉伸的特点 1.2.1 拉伸的线材有较精确的尺寸,表面光洁,断面形状可以多样。 1.2.2 能拉伸大长度和各种直径的线材。 1.2.3 以冷压力加工为主,拉伸工艺、工具、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 1.2.4 拉伸耗能较大,变形体受一定限制。 1.3 实现拉伸过程的条件 为实现拉伸过程,拉伸应力应大于变形区中金属的变形拉力,同时小于模孔出口端被拉金属的屈服极限,即 σkσLσSK σk—————变形区中金属变形拉力; σL—————拉伸应力; σSK————被拉伸金属出口端的屈服极限。 1.4 本厂拉丝的形式、特点及缺点 1.4.1 滑动连续或多次拉伸 1.4.1.1 特点:除最后一道外,其余各道都存在滑动。 除第一道外,其余各道次均存在反拉力。 1.4.1.2 缺点:由于滑动式连续拉丝机是靠绞轮上的线材与绞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来牵引线材运动品,所以增加了功率消耗,还会造成绞轮表面磨损,形成沟槽,使线材在绞轮上的轴向移动发生困难,线与线压叠,甚至断线,也会因线与绞轮的摩擦使线材表面质量下降,但它都带来难得的好处,因为它能自动调节线材的张力,不致中间断线或留有余线。 1.4.2 无滑动式多次拉伸(主要使用无滑动和蓄式拉线机) 特点:a、线材与绞轮间没有滑动,各中间绞轮上线材的圈数可以增减;b、中间各绞轮起拉线的作用,又起下一道次的放线架作用。 缺点:为了保证线材与绞轮间没有滑动,开始穿模时要使每个中间绞轮上绕有15圈以上的线材。 1.5、影响线材拉伸的因数 1.5.1 拉丝的原材料 1.5.2 材料的抗拉强度 1.5.3 变形程度 1.5.4 线材与模孔间的摩擦系数 1.5.5 线模模孔工作区和定径区的尺寸和形状 1.5.6 线模位置 1.5.7 各种外来因数 1.5.8 反拉力增大的因数 1.6 拉线模结构及各区的作用 1.6.1 润滑区:润滑剂在这里停留并被带入工作区。 1.6.2 工作区:金属在这个区域内实现变形,直径变细,长度增加,实际与金属接触的部叫变形区。 1.6.3 定径区:使拉丝的线尺寸准确,形状符合要求,同时使模子具有一定寿命。 1.6.4 出口区:不刮伤从定径区出来的线材,同时防止拉丝中间停留时产生倒线引起断线。 1.7 拉线配模的主要原则 1.7.1 使拉出的线具有按要求的形状尺寸,良好的表面和合格的机械性能。 1.7.2 充分利用金属的塑性,采用最少的拉伸道次提高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 1.7.3 不发生拉断和拉细现象,即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 1.8 铜、铝导体的型号 1.8.1 铜导体可分为:TR、TY、TYT型。 1.8.2 铝导体可分为:LR、LY4、LY6、LY8、LY9型。 1.9 执行标准号:圆铜线:GB3953-83;圆铝线:GB3955-83。 Ι. 润滑区 ΙΙ. 工作区 ΙΙΙ. 定径区 ΙV. 出口区 2 拉丝工序的主要检查项目和工艺要求 2.1 检查项目:外径尺寸及机械性能、外观、电阻率、成品包装。 2.2 工艺要求 2.2.1 外径尺寸 2.2.1.1 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圆铜线、圆铝线的尺寸偏差 圆铜线 圆铝线 标称直径(mm) 偏差 标称直径(mm) 偏差 0.020~0.025 0.026~0.125 0.126~0.400 0.401~14.00 ±0.002 ±0.003 ±0.004 ±1%d 0.300~0.900 0.910~2.490 2.50及以上 ±0.013 ±0.025 ±1%d 圆铜线垂直于轴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