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三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游戏规则:两个人一组,彼此伸出手掌,手心上下相向而对,先一方打,另一方躲,谁打到对方算谁赢,五次之后再交换。 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你们的什么系统的参与调节下完成的? 而我们的机体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这些动作的呢?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 的应答反应活动。 2、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下来不需要学习就会进行的本能反射,如吮吸反射。 条件反射:需要后天学习训练才能完成的反射,如望梅止渴。 3、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记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各组成的功能 接受神经冲动产生反应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效应器 反射弧中任何环节中断,反射就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 联系 传导神经冲动至效应器 神经中枢与效应器之间的联络通路 传出神经 接受、整合和发出冲动 脑与脊髓中相应的神经细胞群 中枢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至神经中枢 感受器与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络通路 传入神经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和与之相关的各种特化结构 感受器 功能 结构联系 结构部分 二、刺激信息的接受 1、盲点的概念:在视网膜上没有感光细胞的部位就叫做生理盲点,简称盲点。 视网膜上存在着感受光线刺激的感光细胞,当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时,感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按照一定的路线传入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使人产生视觉。 2、兴奋:动物体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 神经元的示意图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三、信息的传导 感受器收到刺激,与之相连的神经元就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中枢。 静息状态:细胞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见图 A) 兴奋状态:细胞膜电位处于外负、内正。(见图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模式图 兴奋与邻近未兴奋部位由于发生了电位差,从而就产生了电荷流动。那么这时兴奋与邻近未兴奋部位的电荷流动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兴奋部位 邻近未兴奋部位 细胞内 细胞外 这样形成的局部环路电流就使邻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兴奋,如此把兴奋信息不断向前推进。 2、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速度快、高准确性。 1、兴奋传导过程: 膜电位变化 电位差 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 刺激 兴奋不断向前传导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 膝跳反射的过程 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而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又是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呢?两个神经元之间是直接相连的吗? 四、信息的传递 1、突触的概念: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密切接触并能传递信息的特殊部位,就叫做突触。 2、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 突触 突触的结构示意图 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动作电位不能直接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而是转换成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使信息传递过去。当前一神经元的兴奋信号传到轴突末梢时,便引起轴突末梢将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分子以胞吐作用的方式由前膜释放到突出间隙。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便打开了后膜上的离子通道产生跨细胞传递的完成。这种方式的传递比较复杂,其传递速度也较缓慢。 受体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即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不同神经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一样,同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不同受体结合后打开的离子通道也不一样,因此前一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有的是突触后细胞兴奋,有的是突触后细胞抑制。 3、传递过程: 上一个神经元 (轴突兴奋)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下一个神经元 (细胞体或树突兴奋或抑制) 突触 4、传递特点:单向传递、速度缓慢。 信息传导与信息传递的特点比较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实质 单向 双向 方向 慢 快 速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电信号 形式 信息传递 信息传导 比较项目 五、传出信息的执行 神经中枢的任何活动命令都是经过传出神经纤维,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给效应器,再通过效应器的活动来实现。 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G1工业锅炉司炉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初中诗词鉴赏》课件.ppt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动火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版).doc VIP
- 制造业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开发方案.doc VIP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度全国乡村医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推荐】.docx VIP
- 锚杆支护工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VIP
-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