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属基复合凝固制备现状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基复合材料凝固制备 研究现状 XXXXXX 上海大学 * 目录 * 1.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 金属基复合材料 是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将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陶瓷、非金属增强相分布在金属基体中而获得的复合材料,按所用金属基体及增强体的不同,使用温度在300℃-1200℃ 。 它的性能 兼备了金属基体与增强相的优点,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横向性能及层间剪切强度高,并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体积稳定性,以及材料的可设计性,因而最先在航天领域得到应用。 关明,常志梁.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进展[J]. MaterialHeat Treatment. 2010. 制备方法 (工艺) 液态制备方法 搅拌熔铸法 液态浸渗法 喷射沉积法 固态制备方法 粉末冶金法 热压法 制备方法 (有无原位反应) 外加增强体 原位反应 2.原位反应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传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是采用外加增强体的复合方法,增强体易偏聚,材料结构不均匀。 原位反应合成法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元素之间或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相在原位形核、长大,因此生成相热力学稳定相强。 这种反应在金属基体内原位生成一种或几种高硬度、高弹性模量的陶瓷增强相,从而达到强化金属基体的目的。 朱晓光,王为民,张金咏. 原位反应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11. 原位反应主要分为: 放热弥散法 气液反应法 接触反应法 直接熔体反应法 机械合金化 自然浸渗法 3 原位TiB2/Al复合材料制备及凝固过程研究 朱晓光,王为民,张金咏. 原位反应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11. 目前,对于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凝固组织的分析以及力学性能的研究等方面。 本研究测定了原位内生TiB2颗粒增强铝基TiB2/Al复合材料的凝固动态曲线,并分析了其凝固特性,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研究背景: 实验过程: 纯TiO2粉末 纯B2O3粉末 1:1混合 球磨 压制成型 (100 MPa) 铝箔包裹在60℃预热1h 加入熔融的纯铝液中 抽真空后通入氩气 边升温边搅拌 830℃左右时,预制块与铝熔体发生原位反应,继续搅拌 (完全反应后)静置5min然后精炼、除气、撇渣,降温至740℃ 熔体经过泡沫陶瓷过滤网过滤至金属型中 常温下凝固 3 原位TiB2/Al复合材料制备及凝固过程研究 实验装置: 基本反应: 3 原位TiB2/Al复合材料制备及凝固过程研究 凝固动态曲线测定: 凝固动态曲线测定方法示意图 铸型 XWT电子平衡记录仪 热电偶 浇注系统 记录自金属液注入型腔起至任意时刻铸件断面上各测温点的温度一时间曲线。 3 原位TiB2/Al复合材料制备及凝固过程研究 凝固动态曲线测定: 纵坐标分子x是铸件表面向中心方向的距离 因凝固是从铸件壁两侧同时向中心进行,所以x/R表示已凝固至铸件中心。 铸件断面的温度一时间曲线,1、2、3、4、5、6为相应热电偶所测得的曲线 TiB2/ Al复合材料凝固动态曲线 液相边界 固相边界 3 原位TiB2/Al复合材料制备及凝固过程研究 凝固动态曲线分析: 在第1min,距铸件表面x/R=0.6处金属开始凝固,由该处至铸件中心的金属仍为液态(液相区);x/R=0.5处金属刚刚凝固完毕,从该处至铸件表面的金属为固态(固态区);二者之间是液一固两相区(凝固区)。 在3.2 min时,液相区消失。 在3.4 min,铸件凝固完毕,所以这两条线是表示铸件断面上液相和固相等温线由表面向中心推移的动态曲线。 “液相线”边界从铸件表面向中心移动,所到达之处凝固开始。 过一段时间,“固相线”边界离开铸件表面向中心移动,所到达之处就凝固完毕。 4 三维网络SiC/Cu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显微组织 SiC/Cu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耐磨和耐氧化等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电子和国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维网络SiC/Cu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粉末冶金法不同,其通过将事先制备好的SiC陶瓷骨架用挤压铸造法与铜合金进行复合,从而制备出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三维网络连通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近年来,铸造金属材料的凝固显微组织由于对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被广泛关注。但有关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凝固显微组织的研究却并不多见。 研究背景: 4 三维网络SiC/Cu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显微组织 制备过程: 用无水乙醇将三维网络SiC骨架超声清洗20 min, 再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5 min, 然后放入100℃的干燥箱中。 在100 kW中频感应电炉中将铜合金熔化 将SiC骨架迅速放入模具并浇注铜合金熔液,在一定压力下加压复合成型。 邢宏伟,曹小明,胡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