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历史课堂高效演练1先秦至两汉时期
答案 D
解析 根据分封制的含义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而康熙封的亲王,只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但没有封地。
2.《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注:周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代国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这说明西周初年( )
A.分封邦国众多 B.天子与封臣关系平等
C.靠盟约维系宗法关系 D.尚未形成高度集权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初年的分封制。A项“众多”无法体现;B项错在“关系平等”;C项错在“宗法关系”;从“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可以看出当时诸侯王实力强大,说明当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正确。
3.(2013·河南省十所名校仿真题)《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 )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依材料可知:有无姓氏是西周重视血缘分封原则选拔人才时代的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志之一,随着战国时期选才标准逐渐转向以军功爵、才能为主的郡县制,平民也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姓氏也不再成为区分等级高低的标志了,所以战国时,平民也可以有姓氏,故和战国时平民逐渐可以获得姓氏这一历史现象关系最直接的应是受当时的选官、选才制度和标准变化的影响。故选A项。
4.(2013·太原市二模题)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 ( )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
B.汉初丞相位尊权重,皇帝也礼让三分
C.丞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
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
答案 B
解析 结合信息“汉文帝”“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文帝求情方才得免”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西汉初年的情况:丞相位尊权重,皇权受到影响。故选B项。
5.(2013·山东省模拟题)“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是评价的哪一制度 ( )
A.世袭制 B.军功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中的“主观性太强”可以排除AD两项,由“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可以排除B项。汉代察举制下,由地方郡国官员推举人才,选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任人唯亲,故选C项。
6.(2013·山东寿光模拟题)范蠡曾是吴越争霸时期越国的谋臣,后来弃官经商,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他仗义疏财,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人的楷模。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的是 ( )
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
C.商品交换时使用纸币
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答案 A
解析 仔细读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范蠡可能经历的事情”,逐一分析备选项。棉布在南宋时才得以推广,而范蠡生活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排除C项。柜坊和飞钱均出现于唐代,排除D项。范蠡弃官经商而致富说明官府允许私人经商,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故答案为A项。
7.(2013·宝鸡中学考前最后一模)《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
A.“秋七月,初税田” 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C.“除井田,民得卖买”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铁农具广泛使用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形成。A项反映的是税收制度的变化:初税亩;C项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D项反映的是牛耕的使用;ACD项均符合题意。B项错在“工商食官”,应是工商业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8.(2013·山东省模拟题)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这主要说明( )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