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四:电路的组成和电流定律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⑶两种电荷: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物理学规定:用绸布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制成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粗略检测带电量多少的验电器。
导体和绝缘体
⑴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绝缘体内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如橡胶、玻璃、塑料、油、纯水等。
⑶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外界条件变化时,绝缘体可能变成导体,如木棒潮湿时容易导电,烧成红热的玻璃会导电。
电路
⑴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电源:供电装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做功的设备,它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开关:电路接通或断开的控制元件。
导线:输送电能的设备。
⑵电路的连接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又叫闭合电路。
开路:断开的电路,又叫断路。电路开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短路:电源正负极直接相连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易烧坏电源,是有害的通路。如果将一根导线直接与用电器的两端并联,将会造成该用电器短路而不工作。
描述的几个物理量
⑴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C),1个电子或质子的电量为1.60×10-19库仑,1库仑电量等于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量。
⑵电流和电流强度(I)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相反。
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①定义和定义式: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式:
②国际单位:安培(A)
③测量工具:电流表。
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必须串联接入被测电路,并使电流从电流表“+”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流入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它的量程;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以免烧坏电流表。
⑶电压(U)
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②单位:伏特(V)
③测量工具:电压表。
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必须并联接入被测电路,并使电流从“+”接在靠近电源正极那端,即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它的是量程;在量程许可时,可以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
④常见的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注意:在高中物理知识中,以上电池电压值其实是电源的电动势)。
⑷电阻(R)
①意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②大小的决定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决定的,还跟导体的温度有关。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金属导体的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会增大。
③国际单位:欧姆(Ω),1Ω=1V/A
④滑动变阻器
构造:滑动变阻器主要由瓷管、线圈和滑片组成。
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用途: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连接方法: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如图)。
⑤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R=U/I
实验原理图(如图):
5、欧姆定律
⑴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⑵表达式:
变形公式:
⑶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来源:
理解欧姆定律中的“成反比”和“成正比”两个关系;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是导体电阻的定义式,说明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但导体的电阻R与U和I无关。特别注意:U=0时,R≠0。
欧姆定律是一条通过实验得到的电流定律,它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控制变量法是用实验来探究一个量随两个(或多个)量变化的关系时,要保持一个(或几个)量不变,只改变一个量,研究这个量与该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变量法是一种极为有用的研究方法,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常常会用到。
6、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几个特点
电路图
电流 I=I1=I2 I=I1+I2 电压 U=U1+U2 U=U1=U2 电阻 R=R1+R2 1/R=1/R1+1/R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