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石壁隧道左幅仰拱填充施工方案
南石壁隧道左幅仰拱及填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南石壁隧道左幅位于上高县南港镇员山村与新余市分宜县洞村乡沧上村之间,里程桩号:ZK172+136~ZK173+060,全长924m,最大埋深约110m,隧道进口路线设计标高为114.779m,隧道设计标高为114.775m,隧道出口路线设计标高为132.638m,隧道设计标高为132.633m。采用台阶式洞门,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边仰坡开挖采取锚、喷、网支护加固措施。洞门仰坡永久防护采用人字骨架护坡植草。隧道进口采用台阶式洞门;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本隧道采用机械通风,电光照明。
本条隧道位于交点号ZJD7的左偏圆曲线上。曲线半径R=2100m。隧道纵面线型为: 2.096%的单向坡。
二、主要工程数量
衬砌类型一览表
序号 起讫里程 衬砌类型 单位 长度 1 ZK172+136~ZK172+165 S4 m 29 2 ZK172+165~ZK172+199 S3 m 34 3 ZK172+199~ZK172+275 S4-1 m 76 4 ZK172+275~ZK172+315 S3 m 40 5 ZK172+315~ZK172+341 S4-1 m 26 6 ZK172+341~ZK172+431 S3 m 90 7 ZK172+431~ZK172+593 S4 m 162 8 ZK172+593~ZK172+857 S3 m 264 9 ZK172+857~ZK173+017 S4-1 m 160 10 ZK173+017~ZK173+031 S5 m 14 11 ZK173+031~ZK173+060 S0 m 29 11 合计 m 924 1 项目副经理 1 人 一个
工作面 2 安全员 1 人 3 现场技术人员 3 人 4 仰拱砼工班 28 人 5 混凝土运输车司机 4 人 6 合计 37 人 四、施工机械设备 见附表
五、测量资料 见附表
六、施工进度计划
开工日期:2006年11月1日
完工日期:2007年5月10日
七、施工方案
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以锚杆、钢筋网、湿喷砼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拱架、注浆小导管、超前锚杆等支护措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做二次模筑衬砌。根据隧道埋深、左右幅的间距及围岩级别不同,本条隧道共有4种复合式衬砌形式:S5、S4、S4-1、S3型,其中S3型复合式衬砌设计为无仰拱,只有厚度为20㎝的调平层。仰拱先于衬砌浇筑完成,以利衬砌结构的整体受力。
1初期支护(如有)
S5衬砌类型设计仰拱底施做25cm厚C20喷射砼,此工艺按照《初期支护开工报告》中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做赘述。
2仰拱施工工艺流程
隧道仰拱及填充砼施工程序如下:
3施工准备
3.1钢筋制作及绑扎
3.1.1进场检验
使用前,必须按以下要求对钢筋原材料进行性能检验,保证原材合格。
①每批钢筋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60T为1批,任选3根钢筋,各截取1组试样,每组3个试件,分别做拉力试验、冷弯试验及可焊性试验。
②当试样中有一个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测,仍有不合格的试件时,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不能投入使用。
③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偏差;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
3.1.2钢筋的制作
钢筋的加工、制作工艺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1.3钢筋的搬运
加工成型的长度较小、重量较轻、不宜变形的钢筋,可采用小型运输车由钢筋加工场运至需绑扎位置附近的指定位置;对于长度大、重量大的主筋,为避免钢筋在运输过程中的变形,采用钢管焊制的特制的长炮车人力运输,或直接采用多人肩扛的方式,无论采取炮车运输还是人工肩扛均应有专人指挥,注意来往车辆、机械及行人,并避免碰撞隧道两侧的电线、电缆、灯具、机具及混凝土面等。
3.1.4钢筋绑扎(如有)
本隧道S5、S4-1衬砌类型设计仰拱有配筋,在浇筑仰拱砼前,首先施工仰拱内的钢筋工程,钢筋在绑扎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 校正钢筋的位置:施工中安排专人控制钢筋的位置,因混凝土灌注、捣固等原因发现钢筋偏移时应及时纠正、加固,确保施工完毕后预埋筋的位置准确。
② 为保证钢筋绑扎位置准确,施工中易于过程检查,避免造成返工,在绑扎前需由测量人员沿断面环向布设点位,并计算出标示点位至环向筋的竖直或水平距离,每一循环测设的断面不少于7个。钢筋工以断面测量数据首先对布设测点位置的内外环向钢筋进行固定焊接(内外环向筋之间需用不小于Φ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