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城墙大全__中
09580 XXy 中国古城墙大全 中
中国古城墙大全(下) 23,盘橐城墙? ? 新疆喀什市的盘橐城,又名班超纪念公园,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公元74至91年间,是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班超 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扶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目前,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了盘橐城,占地14.5亩,以班超 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24,巍山城墙?云 南省大理州南部巍山县的巍山古城墙,始建于元代,明洪武23年(公元1390年)扩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中心建星拱楼,古城形方如印。城内为棋盘式街 道格局。有25条街,18条巷,街道纵横交错。巍山北城楼名拱辰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在高大的城墙上,有五间重檐歇顶式的古老建筑。城楼南面挂“魁雄六诏”,北面挂“万里瞻天”横匾。气势雄威。古楼高23.5米,下舌城墙高8.3米。楼架由28棵大柱支撑,由东、西两道小门登级而上。登上楼顶,举目四望,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向四方延伸,屋舍俨然。整个巍山坝子全收眼底,十分壮观。25,凤阳城墙? ? 安徽省凤阳县的明中都皇故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 600多年前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农民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创了明王朝,营建了大明王朝第一座都城,享有“东方巴比伦”之称。中都城共有内、二、外三道 城墙:“外城”周长30.36公里;二道城称“禁垣”,周长7.67公里,高2丈;内城称“紫禁城”,周长3.68公里,近似方形,高15.15米,墙底 宽6.9米、顶宽6.4米。中都皇城为最里面一道城,周长3.68公里,平面近方形,规模比北京故宫还大10000多平方米。中都城(罢建后)有9座门、 28街、104坊、3市、4营、2关厢、18水关。其布局严格遵守传统的对称原则,重点突出的是中轴线上宫阙的建筑布局。26,归德城墙? ?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明归德府古城墙,始建于唐代,睢阳城在明弘治15年(1502)时被淹,次年筑土围城。正德6年(1511)在旧城北重筑新城,以元 代城墙为南城墙。嘉靖37年(1558)包砖建成。南墙长950.6米,北墙长993.4米,东墙长1210米,西墙长1201米,周长4355米。高6 米,顶阔6米,址阔9米。南为拱阳门,拱券式建筑,门洞全长21米,台高8米。北为拱辰门,东为宾阳门,西为垤泽门。门上原皆有城门楼,1943年毁于炮 火。现北城门楼与南城门楼均已修复。四门之外原皆有瓮城,每瓮城各1座扭头门,民国年间被拆除。城墙四面共有9座敌台,形制大小不一,西门向南的第一个马 面呈半圆形建筑,其余皆呈凸出墙外马头形。城墙角各有一处角台,形制相同,大小不等。城墙上城垛口3600个。城墙外3.5米为护城河,宽处500米,窄 处25米,水深1-5米,绕城一周。护城河外550米处的护城土堤,周长9公里,基宽20米,顶宽7米,高5米,明嘉靖19年(1540)筑成,今堤上果 树飘香。27,洛阳城墙? ? 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阳故城有二: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十八里今洛阳市区。洛阳是我国7大古都之一,以三个最而著名。一是建都最早,二是历史最长,三是朝代最多。据说在这建都的先后有13个王朝,100多个帝王,延续1600多年。 汉魏洛阳城城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西周初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称洛阳。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 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 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 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西城墙探出5座城门,除北起第二门为一门二洞外,皆为一门一洞。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时期修建的金 墉城,由 3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为255米。3城之间有门道相通,城墙宽约12-13米,残高 6米左右。?隋 唐洛阳城的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的外郭城正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代称建国门,唐朝、北宋继续沿用,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 筑。发掘显示,定鼎门遗址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3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 布,这种门阙形制目前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作为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定鼎门沿用时间长达530年,是目前所知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