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论王诗的送别意识.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文化】论王诗的送别意识

2009年第4期 齐鲁学刊 NO.4 总第211期 QILUJOURNA[ GeneralNo.211 论王维诗的送别意识 [韩]朴三洙 韩国蔚山大学中文系 摘 要:王维送别情绪的基调,不外是悲伤幽怨,但随其送别对象和缘起的不同也充分显现出富有针对性、个 别性的种种意识观念,即惜别和思慕、鼓励和期盼、向往和力劝、同情和慰抚等。这无疑既源于他真诚的人情况味, 又本着他切实的人生感悟。 关键词:王维;送别意识 人情况味;人生感悟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09 04―0103一03 佛家云“会者定离”。就是说世间相会的人,必有离散之 首先,王维送骨肉亲戚远行的诗作共有7首,其送别意 时。这“离散”应包含生离和死别。人生在世,“黯然销魂者, 识至为浓烈。试看王维约作于乾元元年 758 大弟王缙出任 唯别而已矣!”[1] P237 ,江淹《别赋》 因而人们无不看重离 蜀州刺史时的《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4] PSll ,诗人 情别绪,历代文人雅士也多吟咏惜别之情。尤其是唐人,有 送弟宦游远方,心中无限悲伤忧虑,送至长安郊外,别后又登 别必有诗,以致送别诗空前盛行。王维是个心性温厚、多情 高遥望,不禁为“宦游子”哀伤怨恨,或许难免“一别恐隔黄 善感的人,格外重视深厚真挚的骨肉亲情和朋友真情,甚至 泉”[4] P1129.《责躬荐弟表》 之感。诗末“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 “临终之际,以缙在风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 盖”二句。殷殷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流露无遗。王维和其内 别书数幅。多敦励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2] 《王维弟崔兴宗从小同游,情谊深厚。两人既是至亲,又是挚友,经 传》 。可见,他在唐代诗坛上成为送别诗大家之一,决非偶然 常吟诗唱和,遇到彼此分离,则有形单影只之叹。如其《送崔 之事。王维的送别诗固然带有唐人送别诗的普遍特色,即如 九兴宗游蜀》:“送君从此去,转觉故人稀。徒御犹回首,田园 论者所言:“离别时的诗意被唐人充分地丰富化j,,有依依的 方掩扉。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岁 惜别,也有拳拳的饯别,更有浩浩的壮别。”[3] P99 但他既然归?”诗的开头便流露出无限惆怅:年岁渐长,知交殆尽,送 有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其送别诗也就有其独特的意蕴。 君远去,不胜孤寂。这颇有如诗人另在《送崔兴宗》中所谓的 本文拟从王维诗看其送别意识的全貌,以求深入r解其注重 “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4] P101 的意绪,可见其深恐别后 亲情和友谊的性格。 孤独,依依难舍。此外,此类送别诗句还有《送崔兴宗》“方同 一、惜别和思慕 菊花节,相待洛阳扉”[4] P101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 古代士人为立身显达、养家糊口或失意漫游、归隐养生, 别》“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4] P292 、《送贺遂员外外甥》 往往辞亲别友,只身远行。然而一旦分手离别,前途莫测,加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4] P348 等,这些诗句,异曲同工, 上山遥水远,交通不便,重逢难期。离情依依,别绪难堪,因 都含有惜别和希望早日相聚之意。 此,悲伤怨恨就成为传统送别诗的共同基调。王维送送别诗 其次,王维客中送别之作,情调低沉,与宋毛《九辩》所谓 的情况也不外乎此。纵览现存王维送别诗七十首∞,诗人之 “在远行,登山I临水兮。送将归”E13 P470 的情景相同。由于贬 意识观念所占比重最多的,就是惜别和思慕:以之为全篇宗 谪或出使,王维

文档评论(0)

lxienc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