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金属薄膜电阻率的测量
实验目的
熟悉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和薄层电阻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了解影响电阻率的测量的各种因素及改进措施。
实验仪器
RTS-5型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
实验原理
双电测组合四探针法采用了以下二种组合的测量模式(见图1)
将直线四探针垂直压在被测样品表面上分别进行I14V23和I13V24组合测量,测量过程如下:1. 进行I14V23组合测量:
电流I从1针→4针,从2、3针测得电压V23+;电流换向,I从4针→1针,从2、3针测得电压V23-;计算正反向测量平均值:V23=(V23++V23-)/2;进行I13V24组合测量:电流I从1针→3针,从2、4针测得电压V24+;
电流换向,I从3针→1针,从2、4针测得电压V24-;计算正反向测量平均值:V24=(V24++V24-)/2;
3. 计算(V23/V24)值;
(以上V23、V24均以mV 为单位)4. 按以下两公式计算几何修正因子K:
若1.18<(V23/V24)≤1.38 时;
K=-14.696+25.173(V23/V24)-7.872(V23/V24)2;…(1)
若1.10≤(V23/V24)≤1.18 时;
K=-15.85+26.15(V23/V24)-7.872(V23/V24)2;…(2)
5. 计算方块电阻R□:
R□=K·(V23/I) (单位:Ω/□);…(3)
其中:I为测试电流,单位:mA;
V23为从2、3针测得电压V23+和V23-的平均值,单位:mV;6. 若已知样品厚度W,可按下式计算样品体电阻率ρ:
ρ=R□·W·F(W/S)/10 (单位:Ω.cm);…(4)
其中:R□为方块电阻值,单位:Ω/□;
W为样片厚度,单位:mm(W ≤3mm);
S为探针平均间距,单位:mm;
F(W/S) 为厚度修正系数;
7. 计算百分变化率(以测试样品电阻率ρ为例):
ρM -ρm
最大百分变化(%)=─────×100%…(5)
ρm
│ρa -ρc │
平均百分变化(%)=─────────×100%…(6)
ρc
2(ρM -ρm )
径向不均匀度E(%)=──────────×100%…(7)
ρM +ρm
以上式中:ρM 、ρm 分别为测量的电阻率最大值与最小值,单位:Ω.cm;
ρc 为第1、2 点(即圆片中心测量点)测量平均值,单位:Ω.cm;
ρa 为除第1、2 点外其余各点的测量平均值,单位:Ω.cm;
(若测量样品的方块电阻值,则将(5)、(6)、(7)式中的ρM 、ρm 、ρa 、ρc 分别改成RM 、Rm 、Ra 、和Rc 。其公式意义与ρM 、ρm 、ρa 、ρc 相似)。
将主机、探针测试台、四探针探头、计算机连接,开启主机,启动RTS-5双电测四探针软件测试系统 放置样品于测试台,操作探针台压下探针,使样品接通电流选择对样品要进行的测试类别,及输入相关测试基本参数 执行【测量】功能→按弹出提示窗口调节主机电位器使主机电流显示为此值→按【确定】按钮继续测量执行【自动测量】功能→按弹出提示窗口调节主机电位器使主机电流显示为45.32μA→按【确定】按钮继续测量 【实时采集两次组合模式下的电压值】窗口实时显示两次组合模式下电压的正反向、平均值;【统计测试数据】窗口显示样品测试点的测量数据 对测量数据进行打印、保存、生成EXCEL文件响电阻率测量的各种因素及改进措施
1、环境温湿度????? 一般材料的电阻值会随环境温度及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相比较而言,表面电阻(率)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而体电阻(率)则对温度较为敏感。湿度增加,表面泄漏增大,体电导电流也会增加。温度升高,载流子的运动速率加快,介质材料的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会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一般介质在70C时的电阻值仅有20C时的10%。因此,测量材料的电阻时,必须指明试样与环境达到平衡的温湿度。
2、测试电压及电场强度????? 介质材料的电阻(率)值一般不能在很宽的电压范围内保持不变,即欧姆定律对此并不适用。常温条件下,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电导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材料的电阻值保持不变。超过一定电压后,由于离子化运动加剧,电导电流的增加远比测试电压增加的快,材料呈现的电阻值迅速降低。由此可见,外加测试电压越高,材料的电阻值越低,以致在不同电压下测试得到的材料电阻值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导致材料电阻值变化的决定因素是测试时的电场强度,而不是测试电压。对相同的测试电压,若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同,对材料电阻率的测试结果也将不同,正负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小,测试值也越小。
3、测试时间????? 用一定的直流电压对被测材料加压时,被测材料上的电流不是瞬时达到稳定值的,而是有一衰减过程。在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白内障超乳手术资料.ppt
- 自然灾害第一讲自然灾害系统资料.ppt
-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1章资料.ppt
- 自然灾害与人类资料.ppt
-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资料.ppt
-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资料.docx
-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资料.ppt
- 4单元提升练(四)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资料.doc
- 自身免疫疾病资料.ppt
-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治疗资料.ppt
- 2024船舶涂层低阻性能验证与检验指南.docx
- 2024船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指南.pdf
- 《GB 40881-2021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 41022-2021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pdf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docx
- 2024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docx
- 2025CCS船体测厚指南.docx
- 22 太空一日 课件(共29张ppt).pptx
- 《GB 38030.4-2019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第4部分:珠江水系“三线”》(2025版)深度解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