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无领导不体系—ISO90012015对领导者的要求
无领导不体系——?ISO9001:2015 对领导者的要求
我们把2015版管理体系标准的变化叫做管理的变革,是因为新版标准在有关管理最重要的几个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变化,除了战略和绩效的变化外,要说新版标准当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领导力(Leadership)了。
Leadership过去叫领导的作用,现在叫领导力。这是这个词这些年的变化。从标准的前后语境来看,虽然单词是同一个,但其在标准中所赋予的意义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一、领导成为了体系的核心
ISO14001:2015标准框架图
从标准给出的框架图可以看出来,Leadership填充了原来标准在PDCA环的中空,变成了直接与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相关的核心性质的要素,这是这次管理体系修改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他意味着无论是企业建立体系、体系建立的咨询、管理体系认证,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这种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叫变革。二、成为核心的资本
我们可以从两版标准中的对比看出新版标准在哪些方面增强了要求。
2008版中,对最高管理者的要求有五项:(1)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制定质量方针;(3)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4)进行管理评审;(5)确保资源的获得。 2008版标准认为,最高管理者做到了以上5条,就可认为其做到了“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职责。 其中,(2)制定质量方针和(3)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对应新版标准的a)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得到建立,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但不同的是,新版标准在这里再次强调了组织的战略。而且在后面还会提及,可见新版标准对组织战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的重视程度。 管理评审不作为最高管理者的领导力与承诺,在“管理评审”条款中,明确要求“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也就是说,管理评审成为了最高管理者必须做到的职责要求。 新版标准对最高领导者有了新的要求:(1)质量方针的实施和管理体系与业务的结合是要做到的承诺;(2)提高过程方法的意识、提高全员参与、增强持续改进和创新是领导力的体现;(3)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各个层次的领导都能证实其领导力也是领导力的一部分。具体见下表:
ISO9001:2015的5.1.1和GB/T19001-2008的5.1要求的比较
三、如何证实领导力?
高管层的人员和全组织中的其他相关管理角色,针对管理体系,证实其领导力。 这里给大家推荐詹姆斯.M.库泽斯(James M.Kouzes)和巴里.Z.波斯纳(Barry Z.Posner)这两位领导力大师的著作《领导力》,可以加以借鉴。当然,质量管理体系当中所说的领导力(Leadership)还是有些不同,下面的内容部分就源于这本书中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质量管理体系当中的要求。(1)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共同价值观 在很多贯标认证的企业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情况,高管对管理体系并不关心,通常只是具体负责体系的人在忙,其他人该干什么干什么,甚至连什么是管理体系都没听过,更谈不上了解。审核的时候和企业领导交流,对业务是很熟,对战略侃侃而谈,但谈到认证却知之甚少,中层就更不知道怎么做,出了问题又备受指责,受夹板气,这让负责体系的人情何以堪。长此以往,两层皮不可避免,体系是不可持续的。 要想以身作则,首先明确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作为领导者还能将这些原则和价值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愉快地和他人分享。在组织里,其他人的原则也同样重要,作为领导者,确定团队的共同价值观是必须的。确定共同价值观还远远不够,行为更重要,它能反映出领导者是否认真对待自己所说的话。言行必须一致。为他人树立榜样,这就是以身作则。 中国有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是对以身作则最好的注脚吧。(2)授权他人,建立彼此的信任 对公司来说,不光制定公司级的质量目标,还要将目标分解下放,各个层次的领导都要,都需要有各自的质量目标,通过授权他人来落实体系。同时,质量目标和人的个人目标也要有所联系是最好的,这样容易调动积极性。工作也好开展。这就涉及到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等等企业的高层建筑。更是领导者需要认真考虑和规划的事。 对他人授权实际上是一种协作,需要彼此的信任。这需要很好的团队建设方面的工作。通过授权,培养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主动性,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能干,也会逐渐成为领导者。(3)挑战现状,勇于承担创新的风险 增强持续改进和创新是质量管理体系对领导者的要求,持续改进是一直以来的要求,创新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要求。创新人人都熟悉,在这个年代大家都在说创新,但真正能实现创新的又有多少呢? 创新来源于挑战,对现状的挑战,可能是一个全新的产品,一种前沿的服务,也可能是创建新的企业,甚至可能是应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