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预处理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预处理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2 第二章 工艺流程设计方案的确定…………………3 第三章 工艺流程说明……………………… 4 第四章 工艺计算…………………………… 6 第五章 设备选型…………………………… 9 第六章 设计体会…………………………… 12 参考文献 ………………………………… 13 第一章 总论 大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如今世界各地均有种植,其产量约占世界油料总产量的50%。2004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2981万公顷,比2003年的2927万公顷略有回升。2003年美国大豆总产6579.5万吨,居世界第一;巴西大豆种植面积1843.87万公顷,总产5154万吨,居世界第二;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1240.0万公顷,总产达3550万吨,居第三;中国大豆总产1650万吨,居第四。 我国的大豆种植遍布全国,以东北各省及黄淮平原各省较为集中。东北三省的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大豆总面积的40%,黄淮流域约占38%,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占17%,其余占5%。近年来,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和单产都有所提高,但与美国大豆产业相比,我国在生规模、单产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产业化水平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中国是世界主要油料生产国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油料生产发展很快。1990年,油料产量2601万吨,加上1440万吨大豆和600万吨棉籽,用于油脂生产的油料约为4200万吨以上。我国大豆年产量约为145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在人类食物诸成分中,油脂作为生命能源的价值最高。其发热量为37.7Kj/g,高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一倍左右。植物油料的加工与开发一般包括植物油制取、油脂加工以及油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从原始的人力榨油到水压、螺旋机榨油,直到近代浸出法制油技术的普及。 大豆作为典型的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大豆是属于一种优质高蛋白油料,含油仅15.5-22.7%,而含蛋白质30~45%,切种皮7%~10%,胚芽与胚轴25~2.5%。成熟的大豆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位于种子的表面,对种子具有保护作用。大多数品种的种皮表面光滑,有的还有蜡粉或泥膜。种皮可呈黄,青,褐,黑等不同颜色,其上还附有种孔,和点等结构。种皮为黄色的黄豆是大豆中最常见和产量最高的一种。黄豆也是生产豆制品和食用油的重要原料,而其它大豆主要供食用或饲料。 作为食品,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类食品。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45%,比禾谷类作高6-7倍。氨基酸组成平衡而又合理,尤其富含8种人体所必要的氨基酸。大豆制品如豆腐、千张、豆瓣酱、豆腐乳、酱油、豆豉等,食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东亚国家的传统副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主要发展大豆食品,以解决目前发展中国家蛋白质资源不足的现状。近年来,美、日等国家竞相利用脱脂大豆制作食用脱脂豆粉,提取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用以制造人造肉、点心、饼干等高蛋白食品,以预防由于食肉过多而引起的心脏病或肥胖症。 作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饼粕的提供者。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大约0.2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主要食用植物油。作为大豆榨油的副产品,豆粕主要用于补充喂养家禽、猪、牛等的蛋白质,少部分用于酿造及医药工业。 油料的预处理即在油料取油之前对没油料进行清理、剥壳、脱皮、破碎、软化、轧坯、膨化、温热处理、干燥等一系列的处理。其目的是除去杂质将其制成具有一定结构性能的物料。以符合不同取油工艺的要求。根据油料品种和油脂制取工艺的不同,所先用的预处理工艺和方法也有差异。 油料预处理在整个大豆油脂生产工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油脂加工过程中, 能耗与生产成本、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与得率等, 都与油料的预处理有直接的关系。油料预处理的好坏, 不仅直接影响浸出过程中的渗透性、浸出后豆粕中残油含量等各项指标, 而且也会影响油料中的各种成分、毛油的品质、毛油的精炼效能、最终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等, 因此, 促进油料预处理车间的技术进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然而,很多大豆油脂加工厂在大豆油脂生产的预处理过程中,仅重视料胚结构性能对油效果的影响,如浸出时溶剂对料层的渗透生。浸出后豆粕的残油率等,轻视预处理过程对大豆中各种成份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对浸出毛油品质、油脂精炼效能、最终产品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能量消耗的影响。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大豆油脂制取工艺的研究和发展更重视为提高生产效果而改进大豆预处理工艺。因此,了解并充分重视大豆预处理对大豆油脂生产工艺效果的影响,选用合理的大豆预处理工艺和操作条件,是提高大豆油脂生产工艺效果的重要内容。 今后,大豆油脂生产的改进和发

文档评论(0)

TFZ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