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复习整理资料.docVIP

【复旦】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复习整理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复习整理资料

加粗:重要 红色:更重要 灰色突出:英语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感受器、感觉器官及一般生理特性 一. 感受器——专门感受刺激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sense organ)——感受器+非神经性附属结构 二.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刺激——某感受器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感觉阈值低。 感觉阈值(sensory threshold)——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2.换能作用:刺激能量 ( 电反应刺激( 发生器电位、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静息电位的小幅波动形成的过渡性慢电位,有局部兴奋的特征,可加和)( 阈电位,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 3.编码作用——把刺激包含的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序列中 每种刺激包括:性质编码、强度编码 通过动作电位的波幅、频率、参与神经数、到达的中枢部位实现编码 4.适应——持续刺激,但反应频率( 快适应:皮肤环层小体(触觉) 慢适应: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痛觉 (若增加刺激强度,又可使传入冲动增加) 第二节 眼的结构与视觉功能 眼的结构 1.眼球壁:3层 (1)外层:角膜(折光功能,感觉灵敏)、巩膜(保护和支持) (2)中层: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虹膜圆环形,中央圆孔为瞳孔。含两种平滑肌:瞳孔扩约肌(环绕瞳孔)和瞳孔散大肌(放射状)。括约肌使瞳孔缩小,受副交感神经支配,ACh受体;散大肌使瞳孔放大,受交感神经支配。 ·睫状体:悬韧带和晶状体相连。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与适应看近物远物有关。 (3)内层:为视网膜 视杆细胞(区别明暗)、视锥细胞(辨色),通过双极细胞与神经节细胞联系 视神经盘 ( 视乳头 ),称生理盲点 黄斑中心凹(仅有视锥),视力最敏感部位 细胞间有纵向联系,还有横向联系 2.眼内腔和内容物 房水:无色透明液体,HCO3-较高,由睫状体上皮细胞分泌。 房水循环途径:睫状体生成(后房(经瞳孔进入前房(巩膜静脉窦(入眼静脉 。 房水积留过多眼内压升高,造成青光眼。 晶状体:水晶体,具有弹性和聚光作用,浑浊时称白内障 玻璃体:胶冻样,折光和填充作用 3.眼附属器: 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 4.眼及眶内的血管和神经 眼动脉 视神经(VIII)、III?VI脑神经 眼的折光系统 简化眼:复合(凸)透镜(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了折光系统) 6米以外平行光,聚焦在视网膜上;6米以内散射光,成像于视网膜后。需要调节: (1)晶状体折光能力的调节:变突(最主要) 晶状体有弹性。经悬韧带与睫状肌相连。晶状体被牵拉凸面变平 过程: (环状)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牵拉( (晶状体变突, 成像前移 (2)瞳孔的调节(亮处缩小,暗处扩大) 瞳孔括约肌使之缩小。M胆碱能受体。 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伴随,使物像更清晰 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瞳孔缩小:光调节反射,保护作用):双侧性。判断中脑功能。 (3)眼球会聚——凝视移近物,两眼向鼻侧聚合 (又称辐辏反射convergence reflex) 3.屈光不正: 近视(折光力过强) 远视(折光力过弱) 散光(曲率不同, 不同方位不能同时聚焦) 三、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一)视网膜的两种感光系统 视杆细胞系统: 敏感度高、精确性差、暗视觉 视锥细胞系统: 辨别颜色、分辨力高、明视觉 1.视杆细胞系统 周边部、(视紫红质=视蛋白 + 视黄醛。 弱光) 光照时视紫红质分解:视黄醛11-顺型(全反型 光暗时视紫红质合成 维生素A缺乏:夜盲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30(-40mV(-60mV)慢电位 2.视锥系统视锥细胞:中央凹、(视锥色素=视蛋白 + 视黄醛。强光敏感,颜色视觉) 三原色学说:红、绿、蓝 缺乏:色盲 换能作用与视杆细胞相似 (二)视网膜对视觉信息的初步处理 双极细胞、水平细胞、多数无长突细胞的慢电位:超极化、去极化 视锥、杆,双极细胞的慢电位:无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电紧张,影响递质释放量。 到达阈值,动作电位:神经节细胞 四.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 (一)暗适应dark adaptation和明适应 light adaptation。暗适应25~30min 明适应很快 (二)视野 (三)视后像与融合现象:光源与光斑、连续光感 (四)双眼视觉:立体感 第三节 耳的结构与功能 一.结构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收集声波)、鼓膜(振动传播声波) 中耳:鼓室、咽鼓管等。 咽鼓管连通中耳和鼻咽部,平衡气压。 鼓室有听小骨和韧带。听小骨有三块(锤、镫、砧),传递声波作用。 内耳:迷路分为骨迷路、膜迷路(含内淋巴),两者之间为外淋巴。 耳蜗(蜗管) 前庭(椭圆、球囊) 位觉感受器:囊斑(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