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阳光伏发电技术 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 太阳能+蓄能几乎可以满足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 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 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背景 历史 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光伏效应”。 1876年,亚当斯在研究半导体材料时,发现硒片经太阳照射后会有电流通过, 发现了固态光伏效应。但硒片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极低,只有1%,没有 实用价值。 1954年,贝尔实验室的皮尔松在硅中掺入微量杂质后,经太阳照射也会产生 电流。且效率提高了10倍,达到了10%左右,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光伏电池。 1955年,光伏电池被用作电信装置的电源,1958年被美国应用于“先锋1号” 人造卫星。 1971年中国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自制的太阳能电池 原理 当太阳光照射半导体组成的PN结,光子能量传给硅原子,使电子发生越迁,在半导体材料内部产生电子 — 空穴对,在半导体PN结电场作用下,电子流入N区,空穴流入P区。如果外电路 构成闭合回路,则产生光电流。 N P 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 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 应用领域 目前,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5至19%左右,国外同类产品效率约18至24%。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称为光伏组件。目前,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 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主要为广大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提供电力,还有微波中继电源、通讯电源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 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坪灯等; 三是并网发电,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 应用领域 发展现状 2004年至2008年(快速发展期),随着德国出台EEG(可再生能源)法案,欧洲国家大力补贴支持光伏发电产业,中国光伏制造业在此背景下,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资本,迅速形成规模。2007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国。多晶硅的价格突破400美元/公斤。 2012年9月6日,欧盟正式宣布对华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欧盟的反倾销“大棒”给中国光伏业带来致命打击。中国光伏产业遭受灭顶之灾,竞争优势不复存在,约30万从业人员受到冲击。多晶硅价格在此时期一度跌落到约15美元/公斤的历史最低位。 2013年至今出现回暖,日本出台力度空前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使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同时,中欧光伏贸易纠纷通过承诺机制解决,中国以国务院24号文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迅速落实。中国因此掀起光伏装机热潮,带动光伏产品价格开始回升,多晶硅价格微涨至约18美元/公斤。 问题:光伏发电的成本仍然高居不下其中,火力发电的成本大约在0.4元/度,水电的发电成本为0.2-0.3元/度,核电的发电成本为0.3-0.4元/度,同样的重要新能源之一的风电的发电成本为0.6元/度,然而,光伏发电的成本却仍然高达0.9-1.0元/度。因此,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光伏发电仍然严重依赖政府的补贴支持,还没有具备脱离补贴、独立参与电源市场竞争的能力。 发展现状 汇报结束 请批评指正 * * */31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