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件编号: 厦沙公路泉州德化段A7合同段 隧道工程开挖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核人: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厦沙公路泉州德化段A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二月三日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2、地形、地貌 2 3、地质条件 2 4、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7 5、水文地质条件 7 三、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8 1、施工方案 8 2、施工方法 8 2.1明洞段开挖方法 8 2.2中隔壁CD法开挖施工方法 9 2.3台阶开挖施工方法 10 2.4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法 11 六、爆破设计 14 1、爆破方案 14 2、钻爆设计 15 2.1光爆基本参数 15 2.2掏槽方式 16 2.3掘进眼 16 2.4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 16 2.5炮眼布置 17 2.6起爆起爆网路 1 2.7用药量计算 1 3、爆破设计的优化及爆孔布置 2 七、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 3 1、劳动力配置 3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监测设备的配置 3 八、质量保证措施 4 九、安全、文明施工 5 双龙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与原则 1、相关标准、规范和施工图 (1)厦沙公路泉州德化段A7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施工招标文件; (3)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指南,2013年12月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2007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共有隧道1.5座,即大正隧道、大岭隧道,呈双洞分离式布置。大正隧道位于A6和A7合同段分界处,本合同段按半座计列,规模如下表: 隧道设置表 隧道名称 隧道类型 隧道左/右幅 起讫桩号 隧道长度(m) 洞门形式 大正隧道 (0.5座) 分离式 左幅 ZK103+619.633 ~ZK105+623 2003.367 端墙式 右幅 YK103+624.25 ~YK105+605 1980.750 端墙式 大岭隧道 分离式 左幅 ZK106+744 ~ZK109+736 2992.000 端墙式 右幅 YK106.738 ~YK109.720 2982.000 端墙式 2、地形、地貌 大正隧道:隧址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地貌,隧道轴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地形起伏较大,隧道最大埋深约220m,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进口侧山坡自然坡度约25~30°,出口侧山坡自然坡度约35~40°。 大岭隧道:隧址区属剥蚀低山地貌,隧道轴线大致呈北东-南西走向,穿越一中低山,地形起伏较大,进口处地面高程674.0-685.1m,出口处地面高程685.00-690.00m,隧道轴线天然地表最高点高程908.86m,相对高差约224.0m,地表植被较发育,覆盖层及风化层较厚。进口段YK106+800前山坡自然坡度较陡,约45°,YK106+800后山坡自然坡度约25°;出口侧山坡自然坡度约25~35°。 3、地质条件 大正隧道: 隧址区发育多条构造破碎带节理密集带,构造特征见断裂构造一览表。隧址区上覆残坡积土层;下伏中-早元古代(Pt)云母石英片岩及其风化层,局部见有花岗斑岩等侵入岩脉。 隧道洞身围岩为中-早元古代(Pt)云母石英片岩,属较硬质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对隧道洞身围岩的稳定较有利。隧道区主要发育多条构造破碎带和节理密集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