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直接抒情 元帝第一次见到昭君时,他内心的喜悦毫无遮挡,说:如果勾践得到她定是早十年败国亡家。 此后,情感进一步发展,虽然他也隔三差五的上朝,但内心却想着,“我虽是见宰相似文王施礼,一头地离明妃,早宋玉悲秋”,接见朝臣不闻军国大事而想着儿女情长。 他竟然直接宣称昭君是“见一面得长寿”的人! 这种直接化的抒情说明元帝已经爱得疯狂! 二、细节描写 剧中细节描写有很多处,这里简单举几个事例。 灞桥送别前夕,王昭君尚未离开汉朝,汉元帝竟然都想到了王昭君离开汉朝后的生活:饥时吃一块淡淡盐烧肉,害渴时喝一杓儿酪和粥。真是“深谋远虑”,只可惜不是强国策略。 在灞桥送别仪式上,他为了能和昭君多呆上一会而耍小计谋:朕本意待尊前捱些时光。且休问劣了宫商,您则与我半句儿俄延着唱。一个“俄延”道出了汉元帝内心无限的悲苦。 汉元帝的这份痴情堪比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别时的“生人做死别,恨恨哪可论”,事实上也即如此。 不经意间把汉元帝的感情已经表现得酣畅淋漓,无以复加。 三、环境烘托 这种外在的烘托主要表现在大雁的意象运用上。 灞桥送别归来元帝高挂美人图,昏昏欲睡梦见昭君私自逃回被蕃兵追赶,梦破惊醒之后发现只是孤雁哀鸣。 雁的意象很特别,古人结婚六礼第一就是纳彩(纳彩、问名、纳吉男方于宗庙占卜得吉到女方家送好,送帖、纳征、请期、亲迎),纳彩最好的礼物就是大雁,因为大雁南来北往、守时守节,以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据说杭州一带用鸭子代替。后人又有鸿雁传书之说,可以说雁与婚姻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 雁本是群居的,一只孤雁可想多么的形单影只,再加上哀鸣之声,大有“雁鸣三声泪沾裳”之势。 剧中雁象征着汉元帝:他没能随昭君一起飞去,丧偶之心痛彻心扉,此刻的元帝就像一只落队的大雁,哀鸣着一路向南!触景生情的汉元帝不禁感叹到“一声儿绕汉宫,一声儿寄渭城;暗添人白发成衰病”。 外物的烘托已经把元帝的悲痛推到了无与伦比的顶峰。 四、递进的抒情手法 汉元帝在灞桥别后回宫途中有一段唱词: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量思。” 这是写汉元帝回宫途中回忆曾与昭君一起住过的咸阳城、走过的宫墙回廊,他一直走到昭君居住的椒房,回忆着往日椒房中望月、椒房中的生活等等,从咸阳城一直到椒房中的绿纱窗,层层的递进,抒写无尽的思念。 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也曾用过这一手法。 上句的“尽”字给人的感觉已经够远了,但这么远的距离还只是春山,所盼望的行人则还在更远的春山之外。 这种递进的方法让人感到自己和所盼之人之间有一个永远也跨不过去的鸿沟,从而突出了思念之深。 主题思想 关于《汉宫秋》的主题思想历来说法不一。 徐朔方认为:《汉宫秋》“是借历史故事来指斥宋代亡国时皇帝的昏庸”。 戚法仁说:“在十三世纪元朝军队南侵之下,造成了几多人的夫妻离散,《汉宫秋》中只提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当它上演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触动自己内心的创痛”,抒写乱世人们的苦难和伤痛。 王季思、萧德明认为:《汉宫秋》通过歌颂王昭君为保全民族国家而不惜牺牲个人幸福和生命,批判宰相朝臣们的屈辱投降和毛延寿的卖国求荣,表达了人民对被灭亡的民族国家的哀思。 关于《汉宫秋》的主题,我个人认为当是表现了政治环境下个人生活不自由的苦闷。 文中两个主人翁都是不自由的,汉元帝明确的表示了“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他空掌着文武,大的政治环境逼迫着他身不由己。 王昭君更是弱女子一个,先是被毛延寿夺去了公平竞争的自由,后又被单于夺去了被宠幸的自由,最后连生命的自由权也被无情的现实夺去。两个人的不自由充分说明了政治环境下个人生活不自由的主题! 女人误国? 女人救国? 在剧中大臣们大都以红颜祸水、女人误国来劝汉元帝舍弃昭君,就连汉元帝自己也承认女人会误国,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王昭君救了大汉王朝。 咏昭君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 舞文弄墨总徒劳。 《汉宫秋》究竟是哪一个主题很难确切的说明,后人董必武在其《咏昭君》一诗说得畅快: * 马致远 (末本戏曲) 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