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夏宏岩-煤气项目
第一章 总 论.1 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
(1)项目名称:1.6亿m3煤气/a综合利用项目
(2)主办单位:茌平信祥化工有限公司
(3)企业性质:有限公司
(4)企业法人:宋寒峪
(5)工程项目负责人:宋寒峪
(6)工厂地址:公交路14号
(7)编制单位:榆林市百海煤化科技研究中心
1.1.2立项原则
1)内容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行业规划。
2)循环经济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以当地的资源条件为基础,通过对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构建可行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
3))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第二章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产 量 备 注 1 亿m3/a 3.5 2 金属还原炭 t/a 600000 加工高炉喷料、外销 5 煤焦油 t/a 0000 加工型焦、外销 2.1.2 产品质量标准
2.1.2.1煤气质量指标见下表:
表2-2
成份 H2 CH4 CO CmHn CO2 N2 O2 Q(Kcal/Nm3) 含 量 14 17.5 11 0.8 8 48 0.4 1800-2100
2.2.2.2 金属还原炭质量指标见下表:
表2-3 金属还原炭质量指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等 级 质 量 指 标 1 灰分 Ad % <8.00 2 全硫 St,d % <0.20 3 固定碳 FCd % ≥80.00 4 反应性1
(1100 ℃) α % ≥95.0 5 氧化铝2 Al2O3 % <1.50 6 挥发份 Vdaf % <2.00 7 磷3 Pd % ≤0.040 8 电阻率4 ρ(10-6) Ω·m >15000 9 限下率 Rx % ≤10.0 10 全水分 Mt % ≤8.0
2.2.2.4煤焦油
本工程年产煤焦油60000万t/a。该煤焦油为低温和中温焦油的混合物,是加工燃料油的优质原料,其轻质组分含量高。轻质组分可作为燃料油,重质部分可作为型焦、炭黑、炭素、活性炭的原料。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对榆林长焰煤焦油分析数据如下:
表2-4 焦油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工业分析(Wt%) 元素分析(Wt%) 水分 灰分 挥发分 固定炭碳 碳 氢 氧 氮 硫 2.00 0.10 97.17 0.73 81.21 9.69 8.43 0.59 0.078
表2-5 焦油族组成分析
烷烃 芳烃 非烃 沥青质 3.70 46.2 6.35 43.93 表2-6 焦油芳烃族组成中环分布(Wt%)
环 一环 二环 三环 四环 占原料 1.0 2.1 1.6 痕 表2-7 煤焦油主要组份含量
组份 苯 甲笨 间、对二甲笨 邻二甲苯 苯酚 邻甲酚 间、对甲酚 二甲酚 含量 0.04 0.11 0.39 0.10 0.84 0.74 1.85 1.78 组份 萘 甲基萘 联笨 苊 氧芴 芴 菲 蒽 咔唑 含量 0.32 0.92 0.16 0.24 0.21 0.30 0.52 0.16 痕
2.2生产规模: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为保证生产稳定正常,设计按60万吨金属还原炭(即优质兰炭)考虑,用6台即6×10万吨/年组合炉,正常生产时5开1备或6台全开。
2.3生产工艺
2.3.1煤干馏工艺
由原料分选车间运来的精块煤,送到干馏炉顶最上部煤仓,再经液压阀进副煤仓、煤箱装入干馏炉内。加入干馏炉的煤自上而下移落,与燃烧室送入的高温气体逆流接触。350℃煤的挥发份开始逸出;温度提高450℃以上煤气量逐渐增大,煤热解段温度控制在450~650℃,实现低温热解。煤经过热解段后向下移动。二次煤气中的CO2气由炉底部进气装置进入,二次煤气经过下部的炭层上升并预热,进入还原段的高温炭层,二次煤气中的CO2可还原为CO。(经过650-850℃的温度段,少量的碳(碳粉和碎碳)与CO2反应转换为CO)。
经过金属还原层下落的还原炭进入冷却段 与从炉底部进入的冷煤气换热降温150℃左右,最后被推料机推入炉底水封槽内被冷却到50℃,再由刮板机连续刮出。煤热解及CO2还原转换为CO产生的的煤气与炉内的高温废气混合后,经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槽,1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技术与临床诊治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七款欠条模板(2024年8月03日) .pdf VIP
- GBT 51317-2019 石油天然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ocx VIP
- 有机肥料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docx VIP
-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pdf VIP
- 【人力资源SOP】HR招聘培训标准作业流程(SOP).xlsx VIP
- GF公司一线员工激励体系优化研究.pdf VIP
- PD06-MP03 线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 2016新编ANSI B92.1-(R) SAE美国渐开线花键-中文翻译完整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