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微生物检验与食品安全.doc
浅谈微生物检验与食品安全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微生物的检验也成为鉴定食品质量的重要依据。认识微生物检验,关注食品安全将会是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更多的微生物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断的被媒体暴光、报道,这也使得食品微生物检验变得更为重要。下面,我将对微生物检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作简要阐述。
一、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简单的说食品安全性就是指食品再生产、流通、储存、食用等方面符合食品健康有益,能够满足人们食用性要求的技术、措施。早在公元前16世纪我国就有了利用微生物造酒的记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人们就懂得了微生物与食品的微妙联系。直到1857年,微生物学家L.巴斯德证实酒精的发酵过程由酵母引起,解决了当时法国由于酒的变质给酿造业带来的重大损失问题,开创了巴斯德灭菌法(现称巴氏灭菌法),人们才真正的利用微生物检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随着电子显微镜、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的成熟,微生物检验与食品安全变得更为紧密。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主要是利用与防止。对于各种面包、饮料的发酵食品,我们是利用乳酸菌、酵母菌为我们服务。而还有大量的微生物是有害的,它们污染食品而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主要有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微生物对食品的侵害可以说涉及到食品生产的源头、加工过程、储存、出售各个链节。在我国食品安全威胁主要体现在食品原材料检验不合格、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设备不卫生等方面。根据报道,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才是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细菌相是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细菌相是指存在于某一物质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食品中的各种细菌就构成了该食品的细菌相,水中的细菌构成了水的细菌相。食品及原料都有正常的细菌相,它们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差别。
1、鲜肉的细菌相以嗜温菌为主,其次为嗜冷菌。加工良好的鲜肉细菌数为103个/g左右,如加工不良会达到106个/g,肉制品的细菌数约为103―104个/g,大肠菌群MPN为10―102个/100g,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102个/g。
2、鲜蛋的细菌相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很少。
3、液体蛋晶的细菌相是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变形菌属和埃希氏菌属,细菌数量一般为104~106个/g,大肠菌群为103~105个/100g,沙门氏菌为1―100个/g。
二、微生物污染食品有很多种途径。
对于微生物引起的安全问题,人类要想方设法得控制它。关键就是要从它的污染途径入手。
(一)水作为污染媒介:水资源作为食品生产的重要原料成为了微生物污染食品的主要媒介,如果不能保证食品加工用水的卫生,将会成为有害微生物繁衍的温床。
(二)空气作为污染媒介:食品由于密封不严而暴露在空气中,就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发霉变质。
(三)通过人和动物而污染:人体作为媒介接触食品而引起污染;鼠、蝇、蟑螂等污染食品 。
(四)通过用具及杂物而污染: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设备、工作用具不洁等污染食品。
三、威胁食品安全的主要有害微生物
(一)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通常情况下可在冰箱中可生存L3-4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 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主要取决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受威胁最大的是小孩、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个体。沙门氏菌中毒的症状主要由急性肠胃炎为主,症状有恶心、头疼,全身乏力、发冷、吐、腹泻、腹疼等。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肽聚糖的网状机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金球菌”无芽孢,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兼性厌氧,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C,最适:Ph7.4,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周。它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金球菌”有高度的耐碱性,可以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
(三)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