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步培养生长曲线特点 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 三、同步培养 群体生长是一次性跳跃过程 维持的代数1-2代(?)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极端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 死 亡 环境条件一定范围的变化,影响 形态 生理 生长 繁殖 温度 O2 氧化还原电位 水分 辐射 化学药物 pH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温度 1、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类型 低 温 型 中 温 型 高 温 型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高温:蛋白质变性 酶失活 核糖体解体 致死时间、致死温度 低温:酶活性下降、新陈代谢缓慢 微生物的三种基本温度 最低生长温度 最高生长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2、高温灭菌 一、温度 高温灭菌 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干燥条件,160℃维持1-2h。 高压蒸汽灭菌法:密闭条件下,水加热蒸发形成高压 的同时产生高温。利用高温杀死菌。 巴斯德消毒法:采用60-70℃的温度处理15-30min 的消毒方法。 间歇灭菌法:100℃,30-60min 冷却,37℃培养1d 反复三次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3、低温保藏 一、温度 菌种保存(试管斜面或孢子砂土管) 食品保藏 特例: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二、氧化还原电位Eh 好气性微生物 Eh 0.1V,而以0.3-0.4v为宜 兼性厌气微生物 Eh 0.1v行好气呼吸 厌气性微生物 Eh值—0.1V以下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二、水分 1、水分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细菌最适水的活度值:0.93-0.99 酵母菌最适水的活度值:0.88-0.91 霉菌最适水的活度值: 0.80 2、应用:干燥法保存物品 食品的冷冻干燥 水的活度小于0.60-0.70时 多数微生物:休眠、部分出现细胞脱水、蛋白质变性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三、辐 射 辐射:能量通过空间传递的一种物理现象。 1、可见光:(400nm—800nm) 对微生物的作用: 光氧化作用:有氧条件下,光线被细胞内色素吸收,使酶或其它敏感成分失活引起的微生物死亡。 (3)光氧化作用。 (1)能源 (2)刺激担子菌子实体形成 2、紫外线: 杀菌波长范围:240—300nm 杀菌力最强范围: 255—265nm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三、辐 射 紫外线杀菌特点: 穿透力弱,用作表面消毒或空气灭菌 3、电离辐射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三、辐 射 高能电磁波照射后发生的电离作用。 电离辐射对微生物的作用: 粮食、果蔬、畜禽产品、饮料以及卫生材料杀菌处理 低剂量 500伦琴 :促进生长、诱发变异 高剂量(10万伦琴):杀菌作用 实际应用: (X射线、γ射线等)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四、化学药物 1、重金属盐类 杀菌机理: 杀菌机理: 与带阴电荷的菌体蛋白质结合使其变性 (Hg、Ag盐,与细菌酶蛋白的巯基结合) 2、有机化合物(酚、醇、醛) 蛋白质变性 损伤细胞壁和膜 抑制酶系统 脱氢酶、氧化酶等 ;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四、化学药物 杀菌机理: 使蛋白质巯基氧化 成二硫基 2R—SH+2X R—S—S—R+2XH 杀菌机理: 漂白粉[Ca OCl 2]及氯气 :产生次氯酸盐和原子氧; 碘:与酶分子中的酪氨酸结合。 3、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4、卤素(Cl、I常见) 具有降低表面张力效应的物质。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四、化学药物 直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化学药物。 (选择性的杀菌或抑菌) 5、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消毒宁等) 杀菌机理:影响细胞生长、分裂 6、化学治疗剂 抑制叶酸合成 如:磺胺类药物等。 杀菌机理: 抑制蛋白质合成 如: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 抑制肽聚糖合成 如:青霉素,万古霉素等。 水中微生物的控制 加氯消毒 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 自来水厂 有效氯: 以氯气为参照物,衡量氯化物氧化能力的指标。 Cl2+H2O→HOCl+Cl- HOCl →H++OCl- Ca+2O-2Cl+1Cl-1 Cl0Cl0 氯气 漂白粉 pH=2~7时,次氯酸HOCl占优势 pH=7.4时,HOCl与OCl—含量相等 pH>9时,基本上都是OCl—。 一、病原微生物的去除 二、藻类的控制 硫酸铜:杀藻,去活藻体的臭味 漂白粉:去死亡藻体的臭味 水中微生物的控制 LOGO 第七章 微生物生长与生活环境 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 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 一、微生物纯培养的概念 实验室条件下,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