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永宁煤业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详解.doc

吕梁永宁煤业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 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井田位置 井田位置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北部下安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吕梁市离石区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05′54〞—111°07′53〞,北纬 37°33′18—37°34′54〞。 井田范围由以下9个坐标点依次连线圈定(6°带坐标): 1.X=4160910 Y2、X=4161160 Y3、X=4160420 Y4、X=4161000 Y5、X=4160000 Y6、X=4159660 Y7、X=4159660 Y8、X=4158200 Y9、X=4158775 Y井田形状为不规则形,东西宽约2.9km,南北长约2.km,井田面积6.km2。 永宁煤矿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北部,南距吕梁市离石区12km。矿区向西有简易公路与国道209公路干线相衔接;向南经吕梁市约13km可达307国道公路和军渡——离石——汾阳高速公路;向西南 17km 可达孝柳铁路交口集运站,向西可通陕西,向东可通汾阳、孝义,直至全国各大中城市。交通极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井田位于吕梁山西侧,地表大面积为黄土掩盖区,经长期切割冲蚀,沟谷纵横,地形复杂,为中山区。纵观井田,为西高东低的剥蚀黄土地貌,以黄土梁、峁为主,沟谷较发育,井田内发育三条大型沟谷(东沟)位于井田北、中、南部,自北西向南东方向发育。沟谷两侧由于不断的侵蚀形成许多小冲沟。井田内最 高点位于井田中西部山顶上,高程为 1223.7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部的河谷阶地,高程为 935.5m,相对高差达 293.2m。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发育,仅在雨季时,沟谷中汇集雨水形成洪流,流入北川河,北川河在离石区西与东川河、南川河汇集,向西流入黄河。本区属黄河流三川河水系。 该区位于晋西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干旱,春季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阴雨天较多。据1982—1990年离石县城关镇气象资料,年最大降水量为744.8mm(1985 年),最小降水量为327.3mm(1986年),年平均降水量 507.0mm,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21.7℃,年平均气温8.9℃。年蒸发量为1482—1941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每年11月份结冰。次年3月份解冻。最大冻土深度0.85m,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86d。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日平均值为 3.1m/s。据山西省地震局发布的地震烈度表,本区属六级烈度区。据史料记载,1829年(清道光九年三月)离石地区曾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震中在离石区东部。 1.2 井田地质特征 地层 井田范围内地表基岩大部出露,二迭系上统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地层在井田内有出露,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在井田外侧西部有出露。根据井田内地层出露情况及井田内钻孔、井筒揭露情况,对井田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为含煤地层之基底,为灰色、黑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浅灰或灰黄色泥灰岩,厚度约80—100m,平均90m。 二、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本组地层岩性为灰色粉砂岩、灰黑色泥岩、灰色粘土岩、浅灰色石灰岩及灰白色、深灰色碎屑状铝土矿。其底部铝土矿及粘土岩中含黄铁矿结核,含植物化石。厚度 27.05—48.71m,平均32.80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本组地层由灰白色各粒级砂岩、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黑色炭质泥岩、浅灰色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含植物化石。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 76.86—98.52m,平均 86.87m。与下伏本溪组地层为整合接触。 四、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 本组地层岩性由灰白色各粒级砂岩,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地层厚度 57.0—63.0m,平均总厚度约58.96m,与下伏地层呈连续沉积。 五、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本组地层岩性由灰白—浅黄色各粒级砂岩,灰色—黄绿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地层厚度 74.20—83.50m,平均总厚度约79.71m,与下伏地层呈连续沉积。 六、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本组地层岩性由浅黄—黄绿色各粒级砂岩,杂色、砖红色、紫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地层最大残留厚度约 140m,与下伏地层呈连续沉积。 七、第三、四系(N+Q) 上部淡黄色黄土、砂土、亚砂土、质软、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局部含砾石层。厚度一般为0—10m,平均8.50m左右。中部为棕黄色砂土、粘土、棕红色粘土,含条带状钙质结核层,厚度一般为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