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格式.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 进入2000年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化石能源的消耗量急剧增加,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利用非化石能源是减缓温室效应和降低我国对进口化石能源依赖度的有效途径。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报道,相比2000年,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比2000年降低50%~80%,才能将CO2浓度稳定控制在350~400 ppm,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0~2.4℃ [1]。人类高强度开发地球化石资源打破了大气-地球之间碳平衡,将CO2转化为有机燃料小分子是控制CO2平衡和实现CO2资源利用的有效手段[2-5],同时也发展了一种利用非化石能源的有效途径。从热力学角度讲,将CO2转化为有机燃料小分子需要额外的能量。未来大规模的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很好的能量来源,而且通过太阳能和风能将CO2转化为可集中储存-利用的有机燃料有助于解决直接利用太阳能、风能时存在能力密度低、随天气变化不稳定的缺点,而且得到的甲醇、乙醇、甲酸产物也是有用的基本化工原料[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许多研究者已经研究过在金属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6],并且报道了CO2可以被电化学还原成为甲酸。在金属电极上CO2可以有效地在水相中还原,例如Hg[7-11],Pb[10,11],In和Zn[10-12],这些金属对于氢气的产生都具有很高的过电位。还有报道说[10]在金电极和银电极上CO是主要产物。Hori等[10,13]已经研究了在不同金属上CO2的电化学还原,并报道铜电极对于CO2被还原成甲烷和乙烷有着相当高的活性。之后,Cook等[14,15]提高了甲烷产物的效率,并指出可以在玻碳电极上原位镀铜可以还原CO2。Frese和Leach[16]已经制出Ru金属电极对于把CO2还原成甲醇和甲烷有着较好的催化活性。 三、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内容:通过前期文献的查阅,找到最佳的阴极材料和电解质,因为Cu对于CO2还原有着较好的催化活性,且价格相对一些金、银等贵金属价格相对低廉,但由于多晶铜的平面结构以及少的活性位点限制了其的应用,所以本课题采用在泡沫镍上镀铜在对其热处理,利用泡沫镍的空间网状结构,增大其比表面积,用利于热处理之后产生更多的活性位点,双方面促进CO2的电催化还原,通过一些电极材料表征,以及电化学数据等理论依据,正式了CO2确实能够被还原,而后建立膜电解体系对CO2进行电解,比简单地对产物进行分析。 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电极材料的表征做的不错,但对于产物分析有一些问题,由于没有对CO有吸收的气象色谱柱,而选用气质来对产物进行分析,恰好由于产物的CO2碎片峰有28,所以不能直接说明其电解产物为CO。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设计方法:①查阅文献②电化学测试③材料表征④电解实验 实施方案:Ⅰ 通过中国知网和学校外文数据库以及谷歌学术搜索查阅外文文献 Ⅱ 通过CV、LSV、计时电流法测试不同阴极材料对CO2还原响应 Ⅲ 通过XRD获得材料的成分、材料内部原子等信息; 通过XPS确定材料表面成分信息; 通过SEM确定材料的形貌特征信息 Ⅳ 膜电解CO2-NaHCO3,通过气质对电解产物进行分析 五、进度计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起 止 日 期 ★查阅最近几年还原CO2的文献,选择合适的阴极材料与电解质。 ★系统开展阴极材料化学成分及价态(XRD、SEM)、微相结构(SEM、TEM)与性能关系研究,研究完善调质改性技术研究。 2014.02-2014.03 ★用电化学工作站初步探索不同阴极材料对CO2的还原电位以及在该电位下工作的电流密度。 2014.03-2014.05 ★开展膜电解CO2-NaHCO3还原CO2实验,并分析气相产物。 2014.05-2014.06 六、参考资料 1. Metz B, Davidson OR. Climate change 2007: mitigation: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07. 2. Jiang Y, Su M, Zhang Y, Zhan G, Tao Y, Li D.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for simultaneou

文档评论(0)

sd44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