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苯丙胺类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初识 徐嗣荪 xss32@ 历史的回顾 1991—1994年,因服苯丙胺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3倍,以18—25岁使用率最高。 除欧美国家外, 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已成为目前苯丙胺滥用蔓延最快的地区。 1990年首先发现由台湾毒贩进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贩运出境的“冰”毒案件 我国于1996年在广州白云机场查获首起摇头丸案件。 WHO(1997)年报告: 全球5个最严重苯丙胺类毒品滥用地区中, 4个在亚洲。 神经毒性 MDMA引起5-HT快释放并破坏。已经戒毒的人, 5-HT水平仍明显减少 Fish.chere研究表明,给予4天MDMA后监测,5-HT水平下降,神经细胞凋亡 Batlalia发现,腹腔注射MDMA(每天2次,共4天),90%皮层5-HT重吸收位点丢失 慢性中毒 反复多次使用,可表现为失眠,乏力,颈部肌肉僵硬等。 Mdann报道58例长期服MDMA者经过2周期清洗后,发现5-HT代谢产物下降,DA和NE无差异。 慢性中毒是通过神经细胞的凋亡致病 临床表现 1.影响中脑欣快中枢 表现为欣快,感觉敏锐,交流增强,性欲增加 2.交感神经兴奋 表现为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瞳孔散大,震颤,大汗,流涎,磨牙,牙关紧闭等 临床表现 3.使用后可出现嗜睡,肌肉痛,疲乏,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偏执,焦虑,激越等 4.可出现精神错乱,如幻觉、偏执、惊恐。大量急性中毒还可出现发热,过度兴奋状态,甚至死亡(如通宵狂欢舞会后)。急性中毒还能引起肝细胞坏死及黄疸 CH3 NH2 2,5-二甲氧基-4-乙基苯丙胺 DOET 5 2 3 4 6 1 7 OCH3 CH2CH3 OCH3 CH3 NH2 3,4-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替苯丙胺, MDA 5 2 3 4 6 1 7 CH2 CH2 O O O O CH3 CH2 3,4-亚甲基二氧基-N-甲基苯丙胺 替甲基苯丙胺 MDMA 摇头丸 迷魂药 狂欢丸 爱芝 5 2 3 4 6 1 7 CH2 CH2 O O O O CH3 NH2 3-甲氧基-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 MMDA 5 2 3 4 6 1 7 CH2 OCH3 O O O O CH2 CH3 4,5亚甲基二氧基-N-乙基苯丙胺 MDE 5 2 3 4 6 1 7 CH2 CH2CH3 O O O O CH2 CH3 4,5亚甲基二氧基-N-羟基苯丙胺 N-OH-MDA 5 2 3 4 6 1 7 CH2 OH O O O O CH2 NH2 3,4,5三甲氧基苯乙胺 DOMA,DOM,STP 5 2 3 4 6 1 7 OCH3 OCH3 OCH3 易制毒化学品分类目录 一类:1. 麻黄素 2. 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 3. 1-苯基-2丙酮 4. 苯乙酸 5. 胡椒醛 6. 黄樟脑 7. 异黄樟脑 8. 醋酸酐 二类:9. 三氯甲烷 10. 甲苯 11. 乙醚 12. 丙酮 13. 甲基乙基酮 14. 邻氨基苯甲酸 15. 麦角酸 16. N-乙酰邻氨基苯酸 17. 麦角胺 18. 麦角新碱 19. 哌啶 20. 高锰酸钾 易制毒化学品分类目录(联合国公约) 表一 1、麻黄素(麻黄碱) 2、伪麻黄素(伪麻黄碱) 3、胡椒醛(洋茉莉醛,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 4、黄樟脑(4-烯丙基-1,2-亚甲二氧基苯) 5、异黄樟脑(4-丙烯基-1,2-亚甲二氧基苯) 6、麦角新碱 7、麦角胺 8、麦角酸 9、1-苯基-2-丙酮(苯丙酮) 10、N-乙酰邻氨基苯酸 11、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 表二 12、盐酸(氯化氢) 13、硫酸 14、高锰酸钾 15、甲苯 16、乙醚 17、丙酮 18、丁酮(甲基乙基(甲)酮) 19、乙酸酐(醋酸酐) 20、苯乙酸 21、邻氨基苯甲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