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信息技术中德育教学论文
2011年参评论文
“e”时代的德育渗透
太和县双庙中心学校 石兴中
2011年3月
E时代的德育渗透
【内容摘要】古人云:德才兼备者谓之圣人,有德无才者谓之君子,无德无才者谓之庸人,有才无德谓之小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作为传播的新媒介,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成了我们生活的工具。但在网络环境中,网络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阵地,反之,则效果恰恰相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道德 责任感 e时代
【正文】
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必不可缺的。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教师,我始终奉行“成人才能成才”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e时代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们责任。
一、“爱”字当头,认识e时代。??? 作为教师只有真诚关爱教学,才能干好本职工作。人都有自尊心,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我们若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大度的宽容学生的各种孩子气的举动的话,那才是“恩”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蹲下来与学生谈话”,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朋友般的交换彼此的看法和意见,让双方明晓共同点和差异性,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用“爱”来灌溉他们的心灵。
网络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我们应该主动指导孩子们如何去接受网络的挑战。 未来的少年应该走近 e 时代,应该进入 e 时代;我利用每一节课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上网的目的,懂得网络应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总之,使学生与网络贴得更近。
二、正确引导 点击 e 时代。
“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在信息社会,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发学生学习信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冲击e时代。作时代的主人。
在学校我们从学生中建立了网络监督小组和兴趣小组,网络监督组主要任务是发现学生在网吧上网的立即上报老师,由老师出面了解该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从全方位入手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兴趣小组主任任务是在课余时间在本校机房内上网学习,以点带面,实行“一帮一”、“接对子”对经常上网的同学进行跟踪服务,让他们认清网络的利和弊。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活动课等让学生走进网络教室实际操作练习。教会学生正确的上网方法。
三、认清网络,冲击e时代。
“一切真挚的爱, 是建筑在尊敬上面的”。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对待网络,让学生认清网络“好”与“坏”。
(一)网络的负面作用
1.网络特性冲击了学生未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互联网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计算机网络上或交融或冲突。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上信息的自由度已经超越了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地域、民俗等方面的绝大部分限制,形成信息传播的无人管辖。
2.网络传播的信息垃圾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传播信息垃圾数量多,而且网络传播信息垃圾难以控制。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使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学生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络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3.网络传播的伴生品毒害了学生的心灵。网络空间到处充满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网络诈骗”等网络传播的伴生品就应运而生,它像毒品一样,极大地毒害学生的身心。中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轻者使学生精神颓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重者导致学生精神失常甚至命丧黄泉。
(二)网络道德的培养
在学生查阅资料,学习网页制作等,融入网络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和道德素养。
1.网络传播中急需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在了解网络运用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1128-品与药学学院、医学院分团委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doc
- 20111129绿杭州绿城新绿园精装修专项调研.doc
- 20111208强责任 落实要求 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企业科学发展.doc
- 20111227大填筑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终稿)2011.12.27.doc
- 201118001_Linux操作系统_课程设计报告_基于Linux的进程调度模拟程序.doc
- 201118002_Linux操作系统_课程设计报告_基于Linux的进程调度模拟程序.doc
- 201118001_Linux操作系统_课程设计报告_Web服务器的实现.doc
- 20111六年级数寒假作业(答案).doc
- 20112011212学年三月九年级思想品德模拟五校联考试卷.doc
- 20112012学第二学期美术工作作结.doc
最近下载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pptx VIP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晶体结构分析.pptx VIP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中级宏观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粤教粤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超分子化学.pptx VIP
- 2013款上汽通用雪佛兰赛欧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E+H200涡街流量计说明书.pdf VIP
- 20_WD_2021001981_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9章 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