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其世界图景 本章主要内容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现代科学中的自然界图景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自然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整个社会的变革。 1、科学革命 (1)物理学革命:物理学的英雄时代 1900年,量子论 1905年,相对论 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1900年12月14,普朗克提出“能量子论”,革命性 1905年,爱因斯坦光量子论 1913年,玻尔原子结构理论 1924年,德布罗意物质波概念,波粒二象性 1925年,海森堡矩阵力学 1926年,薛定谔波动力学,等价性证明 1927年,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玻尔互补原理 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建立的意义: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承认连续性和机械决定论的传统观念。 h=6.625×10-27erg.s 戴维森与G.P.汤姆生分别发现电子衍射现象,1927 戴维森(左)手持电子衍射管 G.P.汤姆生 相对论的建立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重要推论。 狭义相对论的意义:新时空观,时空属性与运动有关;质量和能量的相当性 1916年,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运动、物质的统一性,时空结构和性质与物质分布的关联性。 1927年索尔维会议 (2)化学的发展 量子化学:量子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 交叉学科:生命化学,天体化学,地球化学,环境化学 化学与社会生活 (3)天文学的进展 60年代的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微波背景辐射(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此有关) 天体演化学: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 大爆炸宇宙学 (4)地质学革命 1915年,大陆漂移学 1960年代初,海底扩张说 1967—68年,板块构造理论 (5)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 微观方向:分子生物学,DNA双螺旋结构(1953年) 宏观方向:生态学 2、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 1945—1955年,原子能技术 1955—1965年,人造卫星 1965—1975年,基因重组技术 1975—1985年,PC 1985—1995年,软件技术 1995— 网络技术 3、现代科技革命引出的诸多问题 认识论方面问题 因果性问题(决定论与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与统计决定论); 微观领域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 物质结构的可分性问题(跨克“渐进自由); 时空的有限与无限问题; 宇宙的创生(于“有”或“无”)问题; 生命进化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人工智能与思维。 二、现代科学中的自然界图景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物质范畴:客观实在性,不变性,绝对性 物质形态:多样性,可变性,相对性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1)非生命界和生命世界 (2)五种聚合态: 固态、液态、气态、 等离子态、超密态 (3)实物和场: 实物粒子是以间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 场是以连续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 (4)反物质态:由反粒子(反质子、反中子)构成的物质。 (5)“暗物质”:现代宇宙学的一种推测,认为宇宙中的绝大部分的物质是以“暗物质”的形态存在的。 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1)化学元素基础上的统一 科学家发现太阳系以内的天体和太阳系以外的天体与地球上的物质组成基本上是相同的,氢71%、氦25%,表明“宇宙物质的化学上的统一性”。 (2)实物和场的统一 物质结构的间断性与连续性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实物粒子和场的区别: 静止质量,密度较大,间断性,并列性,不可入性 运动质量,密度极小,连续性,弥漫性,可叠加性 场与实物的联系:实物——场——实物 (3)物质运动基础上的统一 19世纪初,在科学界普遍流行的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各个研究领域的现象是相互独立的。“热素”、“燃素”、“电流体”、“生命力” 1940年代,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表明运动具有不灭性,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质量守恒定律则表明物质具有不灭性,各种物质形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4)物质层次基础上的统一 1803—1811年,道尔顿和阿佛伽德罗分别建立原子论和分子论; 1911年,卢瑟福建立原子有核行星模型; 1913年,玻尔提出原子结构理论;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1965年,盖尔曼提出强子复合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doc
- 排球大单元教学计划18课时.doc VIP
- 开学第一课(课件)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年GD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模拟试卷及答案-3应急监测.pdf VIP
-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练习题及答案01.docx
- 文献检索的方法以及技巧ppt课件.docx VIP
- 2024年某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模拟试卷及答案-3应急监测.pdf VIP
- 2025年乡镇农技站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员招聘面试题库附答案.doc VIP
- 锚杆长度检测课件.pptx VIP
- 2025年乡镇农技站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员招聘面试专项练习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