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讲评课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月月考讲评 试卷分析 失分率最 高的题: 54题 均分3.1 二卷满分50分 我班最高分37分 平均分24.8 40分以上 0人次; 30-40分 13人; 25-30分 17人; 20-24分:19人 10-20:7人 零分5人 存在问题 54题 就学生目前水平而言属于偏难题 主要考查知识点:洪涝灾害成因 解决措施 地 位:会考及高考的 核心考点 书写不工整 字迹混乱 有错别字 答题不规范 非地理专业术语 知识点记忆 不牢固 答题方法 不明确 试卷分析3 存在问题 答题模板 思 审 写 答题模板 自然原因: 地形 气候 水文 自然要素 地形 气候 水文 土壤 植被 人为原因: 答题模板 地形原因 a. 地势低洼(平)(海河、珠江); 排水不畅 b.河流上游落差大,来水快 气候原因: c. 季风的影响 d. 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多暴雨 水文水系原因: e. 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f. 水系多支流(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 g. 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h.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河道蓄水能力差 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跟进练习二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答题模板 乱砍滥发,破坏植被 围湖造田 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原因: 答题模板 解决措施: 工程措施: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兴建水库,调蓄径流 中下游修筑蓄洪工程;加固堤坝 下游疏通河道,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退耕还湖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非工程措施: 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严格控制滥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洪水的预报和监测等 答题模板 5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2011年8月26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安徽省沿淮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给淮南、蚌埠、宿州等地造成严重损失。 材料2: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3: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 (1)试从自然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 (5分) (2)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议?(5分 答案: (1)支流多,汇水区域广;洪泽湖周边地势低平,而下游泥沙淤积,导致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河道弯曲;夏季降水过于集中。5分 (2)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上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退耕还湖,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5分 跟进练习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嫩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西部平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中段南侧,全长1370 公里 ,流域面积为29.7 万平方公里。嫩江县以上为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嫩江县至齐齐哈尔为中游,河面展宽至150—400米,比降为0.28‰,水深约为2米,下游多歧流湖沼,河水清澈,富产鱼虾。 材料二:嫩江支流包括: 甘河、讷谟尔河、诺敏河、乌裕尔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霍林河。 材料三:嫩江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多雨,年平均气温2~4℃,历年最低气温-39.5℃,最高气温达40.1℃。冬季嫩江冰封期达150天左右,冰厚1米左右。 1.分析嫩江流域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 2.你对防治嫩江下游洪涝灾害有什么好的建议?(10分) 材料四:嫩江流域图 答案:(1)嫩江上游河流落差大,来水快;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地处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3)多支流,汇水面积广且集中,来水量大但下游流速慢,易形成洪涝灾害 措施: (1)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兴建水库,调蓄径流 (2)中下游修筑蓄洪工程;加固堤坝 (3)退耕还湖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4)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严格控制滥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强洪水的预报和监测等 跟进练习 跟进练习二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黄河流域示意图 1.从自然角度分别分析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