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气候 三、长江 1、长江的利用——水能、水运、水源 (1)水能的影响因素:流量和落差 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 亚季,雨季长降水丰富流量大;长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量大;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长江水能丰富地的分布: 100°E 110°E (2)长江中下游水运发达的原因 气: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深;汛期长,流量比较稳定;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地: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宽水缓,利于航行 河:长江流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大,流量大 社会经济: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货运需求量大。 (3)分析长江流域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的成因时,有水源充足这条。 2、长江流域最大的危害——洪涝 (1)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的成因 气: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当夏季风弱,雨带在此停留时,降水量大。 地: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泄洪不畅 河:长江流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大,流量大 人为:中下游围湖造田,降低湖的调洪泄洪能力 中上游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 (2)洪涝的治理措施 非工程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设立分洪区、预警系统 工程措施:兴修水利枢纽,加固堤坝,清理河道、截弯取直 四、黄河 1、上游的水文特征及利用: 水清(比中下游清,比其他河流含沙量大) 流量大(70%)成因:1、2 水能丰富,成因1、2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灌溉农业发达,成因1、2、3 问题、措施 有凌汛,成因1、2 2、中游的水文特征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水能丰富——小浪底、三门峡水电站 3、下游水文特征 地上河,成因: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抬高河床;人工束堤 地上河的危害:加大洪涝 有凌汛 第五节、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 陆地资源包括: 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空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能源、化学资源 一、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总量多、人均少 地区分布不平衡 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成因 2、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总量大、人均少 时空分布不均 与人口、耕地分布不匹配 南水北调 东线:调水量大;水质差;黄河以南需动力 提水,运营成本高,以北能顺势自流 不用开凿运 河,建设成本低; 中线: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全程可自流 运营成本低;要开凿新运河,建设 成本高,时间长 西线:水量小;水质最好;地形复杂,工程 艰巨,建设成本高,时间长 3、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 总量大 地区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成因:1、2 三、能源资源 1、概念区分 常规能源:水、生、煤、油、气 新能源:其他的 不可再生:煤、油、气、核 可再生:其他的 污染大:煤、油、 清洁能源:其他的 2、煤炭 分布:华北(山、陕、蒙)、东北、西北 问题:分布地与消费地不统一 措施:北煤南运、晋煤外运,方式: 铁路、铁海联运(大同线、秦皇岛) 坑口电站(西电东送) 3、石油 分布:华北、东北、新疆、东海、南海 问题:60%依赖进口 措施:节约、进口多元化、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4、天然气 分布:新疆、陕北、四川 问题:分布地与消费地不统一 措施:西气东输,意义: 对输出地: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 基础设施的发展 对输入地:解决能源不足 缓解大气环境 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5、风能 中国风能分布特点及成因 6、太阳能 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