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地下水封油库 一、地下水封油库储油的基本原理 原理: 油水不相容; 水的密度大于油,同一高度静水压力大于油 的静压力。 怎么建地下水封油库? 在有稳定地下水的地方开挖石洞,用水冲洗洞穴后直接在洞内储油,不用混凝土覆盖,不做衬里。 塔河原油密度 1 水内渗的问题 多建立在沿海地区 罐体开挖后,缝隙水流向罐内,罐体附近地下水位下降,出现降落曲线,形成水漏斗。由于罐体距稳定地下水位有一定深度,水漏斗的上边界永远高于油位,管壁附近各点的地下水静压力大于罐内油压,将油封在罐内。 地下100m; 水漏斗---渗流力学原理; 目前,最大500万吨库 油位变化,水漏斗区底面的高程及水漏斗区范围的变化规律。 问题:水封油库在装油、发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洞罐平行布置且距离较近时,由于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存在,将使相邻两洞罐之间的岩石间壁呈现脱水状态,丧失水封条件,发生混油串油事故。 为解决混油事故,在两罐之间的岩石间壁内设置人工注水通道,达到水封条件。 黄岛水封石洞油库 黄岛水封石洞油库 二、地下水封油库的优缺点 (一)优点 节省材料; 比山洞油库施工快; 防护能力强; 占地少; 蒸发损耗少,安全。 (二)缺点 受建筑地点和地下水位限制; 投资大; 不能自流发油; 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要求有完善的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 1 潜液泵长期浸泡 思考为什么需要潜液泵? 2 发油时有大量污水 三、地下水封油库的储油方法和工艺流程 1、变水位法 通过调节水垫层高度,使液面高度在收发油过程 中保持不变,始终接近罐顶一定高度。 优点: 无气体空间,蒸发损耗非常小,存储汽油等; 缺点: 增大了污水处理的难度. 2、固定水位法 油罐水垫层的高度不随油品储量多少而变化,始终保持一定值,油面上有变化的气体空间。 (1)水垫层高度控制方法: 由洞罐底部泵坑的围墙控制。 水垫层厚度:原油0.5-1m;轻油0.3-0.5m。 (2)原油油品加热的方法 a、热油循环法 b、热水循环法 易产生乳化物 c、蒸汽加热法 (3)为降低汽化、采用压力储油 a、油面气体空间充氮气 b、洞罐水封墙和盖板承压1MPa c、盖板四周设环形注水槽 防止油蒸汽进入操作巷道 固定水位法使用范围: 适用性: 1 周转量低的储备油库 如美国10、20年/次 2 减少建立大规模水处理设施的费用 缺点: 1 蒸发损耗、油气处理量大 大型库常可达到近2000吨的处理当量 损耗随存储量的减少 而 增大 2 对安全性要求高,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的几率高。 我国的地下储备油库 黄岛 : 深度:90m、常压储油、固定水位法、水垫层厚度约2%、20万方 每年损耗的油气量:火炬损失 1-2千万;活性炭吸附损失2500万元。 要求,尽量存储质量上等的油品;但我国原油的问题 四、地下水封油库洞罐区 1、罐体; 2、施工通道; 3、一层施工通道 4、二层施工通道 5、三层施工通道 6、操作通道 7、操作间 8、竖井 9、泵坑 10、水封墙 11、施工通道口 12、操作通道 13、码头 五、人工水封油罐 单层 油水接触 双层 油水不接触 第三节 地下岩盐油库 原理: 油和盐岩不相溶; 盐岩密封性好,油品储存在里面不渗漏。 一、地下盐岩油库储油的优缺点 食盐? 溶解度? 组成: 可溶性盐类 + 非可溶性杂质 粘土、白云石、硬石膏等 我国的江苏金潭油库: 主要存储液化气和成品油 美国:地下盐岩油库最多的国家 西部利于建设 10-50万方,最大可达百万方 优点: 储油成本低; 占地少; 钢材水泥用量少; 相比水封油库 施工简单; 可存储液化气和各种油品,油品不变质; 防护能力强,利于战备; 采用油水置换,减少油品蒸发损耗; 施工速度快。 油温基本恒定 无小呼吸 注入饱和盐水 无气体空间 缺点: 1. 库址选择受限制; 2. 地质情况复杂,需要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 3. 需要复杂的溶造技术; 4. 大量盐水有时难于处理和排放。 非开挖,如何保证施工速度和质量 形状、体积? 溶造技术? 二、在岩盐中溶造洞穴的方法 1、逆流法和正流法 逆流法:通过套管和井管之间的环形通道向盐岩层注入淡水,被饱和后,盐水从内管向上返至地面。形成倒锥形洞穴。 水由内外管环形通道进入,由内管排出。 注入水逐渐被盐饱和,比重增大向下沉降,水上层轻、下层重; 顶部溶解速度为10-12cm/每昼夜 ,约75-90m/年; 最后注入非溶性保存液,避免溶好的洞穴再被侵蚀。 二、在岩盐中溶造洞穴的方法 1、逆流法和正流法 正流法:水流方向和逆流法相反。形成梨状洞穴。 水由内管进入,由内外管环形通道排出。 优点:方法简便; 缺点:洞穴高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