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棉花病害打印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棉花病害打印版

第六章 棉花病害 COTTON DISEASES 1.苗期病害:seedling diseases 棉苗根病 立枯、红腐、炭疽、猝倒等 棉苗叶病 黑斑、轮纹斑、褐斑、角斑、茎枯等 , 危害:造成烂种烂芽,黑根死苗,僵苗迟发,缺苗断垄 2.维管束病害vascular disease 种类:主要有:枯萎病、黄萎病等 危害:造成植株叶片早落,萎蔫死亡, 产量低,品质差,甚至毁种绝收。 3.铃期病害 bell disease: 原发性病害:主要有疫病、红腐病、炭疽、黑果等 继发性病害:红腐、红粉、曲霉、软腐等 危害:造成烂铃僵瓣,影响产量和品质。 4.其他病害other diseases: 侵染性病害:角斑病、叶斑病、茎枯病等 非侵染性病害:红叶茎枯病等 在局部地区和个别年份也造成一定损 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主要区别是: 病害 枯萎病 黄萎病 发病时间 子叶期始发,现蕾期盛发 3-4叶叶期始发,花铃期盛发 株型变化 明显矮化 不明显 叶片症状 黄色网纹、黄化、紫红、皱缩等 西瓜皮状花叶、叶枯,急性落叶 维管束变色 深褐色或墨绿色 浅褐色或黄褐色 病征 枯死部位潮湿时可见粉红色霉层 枯死叶片背后在潮湿时可见白色霉层 第一节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Cotton Fusarium and Verticillium Wilt 症状 病原物 侵染循环 流行条件 防治方法 均为系统侵染,全株发病,但二者症状不同。 可以从发病时期、株型、叶片症状、维管束变色、病征等方面加以区别 枯萎病症状 整个生长期均可危害。出苗后即可被侵染发病,严重时造成大片死苗,到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因生育阶段和气候条件不同,田间常表现如下几种不同的症状类型。 1.黄色网纹型:2. 黄化型: 3. 紫红型:4. 凋萎型:5. 矮缩型: 同一病株可表现一种症状类型,有时也可出现几种症状类型。无论那种症状类型,其病株根、茎维管束均变为黑褐色。 黄萎病症状 黄萎病一般在现蕾后才开始发生,开花结铃期达高峰。其症状主要分为如下类型: 1.普通型: “掌状斑驳”, “西瓜皮花叶” ,重病株到后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脱落、蕾铃稀少。 2.落叶型: 主要特点是叶片突然萎垂,呈水渍状,随即脱落成光秆,表现出急性萎蔫落叶症状。叶、蕾,甚至小铃在几天内可全部落光,后植株枯死,对产量影响很大。 黄萎病株的根、茎维管束均变为褐色,但较枯萎病变色浅。 1 病原学名 scientific name : 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 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 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大丽轮枝菌 2 病原形态 — 枯萎病菌 病菌可产生3种类型的孢子,即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肾脏形等,假头状着生。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多胞,镰刀形,略弯曲,两端细胞稍尖,足胞明显或不明显,多数有3个隔膜; 厚垣孢子:淡黄色,近球形,表面光滑,壁厚,间生或顶生,单生或串生,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 2 病原形态 黄萎病菌 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病菌有2个种,即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 经研究我国棉花黄萎病菌主要属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3. 致病性分化—枯萎病菌 棉花枯萎菌菌株根据其致病力差异将其划分为3个生理型: Ⅰ型:侵染海岛棉、陆地棉和亚洲棉; Ⅱ型:侵染海岛棉、陆地棉,但不侵染亚洲棉; Ⅲ型:只侵染海岛棉,不侵染陆地棉和亚洲棉。 黄萎病菌: 从病害症状类型上将黄萎病菌分为普通型(非落叶型)和落叶型菌系。 落叶型菌系(T-9)毒力大于非落叶型菌系10倍。 普通型黄萎病菌中又存在致病性差异,国际上分为0、1、2号3个生理小种,0号小种致病力弱,2号致病力强,1号致病力中等。 我国根据10个菌系在海岛棉、陆地棉和中棉三大棉种9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不同,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型: 生理型1号:致病力最强,如陕西泾阳菌系,对所有鉴别品种都严重感染。 生理型2号:致病力最弱,如新疆和田菌系,对所有品种感染都很轻。 生理型3号:致病力中等,如河南安阳、河北栾城、江苏丰县等菌系。 4. 寄主范围 host range 枯萎病菌:过去认为只为害棉花、甘薯、蕹菜和决明。近年发现,还能侵染小麦、玉米、高梁、甜菜、大豆、烟草、西瓜、黄瓜、茄子、辣椒、芝麻、红麻等作物,但不显症。野苋、苍耳、野茄等是杂草寄主。 黄萎病菌:寄主范围广泛,可为害38科660种植物。大田作物包括向日葵、茄子、番茄、烟草、马铃薯、西瓜、黄瓜、花生、菜豆、大豆、芝麻等,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