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油滤清器 1)对机油滤清效果的不同分类 ·粗滤器:滤去机油中粒度较大杂质,一般串联在机油泵和主油道之间 ·细滤器:过滤和清除机油中细小杂质,一般与主油道并联在油路中 2)机油过滤的方式不同分类 全流式过滤方式 ·机油滤清器串联在机油泵和主油道之间,机油全经过滤清器过滤后流入主油道应设旁通阀 。 (3)微机控制的点火系 ·由点火线圈和微机控制装置产生的点火信号,将电源的低压电变成高压电。它还可以进一步取消分电器,由微机系统直接进行高压电的分配,是现代最新型的无分电器点火系。 (4)磁电机点火系 ·由磁电机本身直接产生高压电,而不需要另设低压电源。在中、高速时,产生的电压高,工作可靠,在发动机低转速时,产生的高压电低,不利于发动机起动,所以多用于某些高速满负荷下工作的竞赛汽车以及某些不带蓄电池的摩托车发动机上。 3.火花塞 功用: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产生火花并点燃混合气。 自净温度500~600℃以上,裙部温度,若低于此温度,落在绝缘体裙部的油粒便不能立即燃烧掉,形成积炭而引起漏电。 炽热点800~900℃,温度若太高,则混合气与这样炽热的绝缘体接触时,可能在火花塞产生火花之前就自行着火,从而引起发动机早燃,发生化油器,回火现象。 不同发动机使用的火花塞裙部受热是不一样的,就要求绝缘体裙部长度不同,根据裙部长度不同,又把火花塞分成冷型(裙部长度等于8mm);中 型(裙部长度等于11mm和14mm);热型(裙部长度等于16mm和20mm)(图8-14)。 火化塞结构 火花塞结构 中心电极通过金属杆、接线螺母接于高压线, 金属杆外面包有绝缘瓷芯, 钢制外壳位于最外层, 它的下端固定有弯曲的侧电极,外表面下部制有螺纹,以便固定在气缸盖上,为了避免火花塞处漏气,钢壳与绝缘瓷芯之间、 钢壳与气缸盖之间都装有铜质垫圈。 磁电机点火系统 小型汽油机通常都采用磁电机点火系统。 在早期的磁电机中, 都靠白金触点的通断来控制点火时间。 实际工作中, 白金触点存在易烧蚀、 磨损、 松动等缺点, 工作不很可靠。 为了消除这些缺点, 目前广泛采用无触点磁电机。 无触点磁电机通常分为电容放电点火(CDI)式磁电机和晶体管控制点火(TCI)磁电机两类。 KFCI电容放电点火式磁电机 雅马哈CDI点火电路 电容放电点火(CDI)式磁电机原理 飞轮带着磁极旋转时, 充电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势经VD1给电容器C1充电。 汽油机需要点火时, 由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N1送出一个脉冲电压, 经二极管VD2、 电阻R1触发晶闸管VT, 使VT导通。 电容器C1通过初级绕组N1迅速放电, 在次级绕组中便产生高压。 这种点火装置能在环境温度为-40 ℃~65 ℃、 转速为 700~5 000 r/min范围内正常工作。 雅马哈EI1500S的电容放电点火电路如图 2-29所示。 飞轮旋转时, 装在飞轮上的永久磁铁使充电线圈L3两端产生 100~400 V交流电压, 该电压经二极管VD1整流后, 对电容器C充电。 晶体管控制点火(TCI)磁电机 晶体管控制点火(TCI)磁电机的电路如图 2-30 所示。 飞轮旋转时, 飞轮上的永久磁铁引起点火线圈铁芯内的磁通变化, 因此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内产生感应电压。 正向电压通过电阻R1加到晶体管VT1的基极, 使VT1导通。 初级绕组感应电势产生的电流流过VT1。 初级绕组感应电势升高后, 由于R1的限流作用, 晶体管VT1并未进入饱和状态。 当P点的电压超过晶体管VT2基极工作电压后, 晶体管VT2导通, 从而使晶体管VT1关断, 初级绕组L1中的电流迅速切断。 由于互感作用, 次级绕组两端将产生 20~30 kV高压, 使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火花。开关S接通时, 初级绕组被短路, 发动机停止工作 接入二极管VD1可防止感应电压负半周击穿晶体管VT1。 在晶体管控制点火电路中, 初级绕组通电时间较长, 贮存能量较多, 因此, 火花塞放电持续时间较长, 通常适用于大排量发动机。 晶体管控制点火电路 第七章 发动机润滑系 1. 润滑系统的作用 内燃机零件表面,虽然都经过精密加工, 但在放大镜下仍可看到高低不平的现象。内燃机转动时, 有关机件作相对运动, 高低不平的表面互相咬合,互相摩擦, 从而引起机件接触表面磨损和发热, 破坏各部分之间的正常配合间隙, 也增加了机件的运动阻力。 在机件表面加一层润滑油, 将干摩擦变为液体摩擦, 就能大大减少机件的磨损和发热。发动机工作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