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虫害的基本知识 (一) 咀嚼式口器害虫 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所具有。如蝗虫、鳞翅目幼虫等 咀嚼式口器害虫的为害状是:把植物咬成缺刻、穿孔或将叶肉吃去仅留下网状的叶脉,甚至全部吃光,如蝗虫、粘虫、毛毛虫等; 钻蛀茎杆或果实的造成孔洞和隧道,如玉米螟、食心虫等; 为害幼苗常咬断根茎,如蛴螬、蝼蛄、小地老虎等; 有的还能钻入叶片上下表皮之间蛀食叶肉,如潜叶蛾等;还有吐丝卷叶在里面咬食的,如各种卷叶虫。 总之,具有这类口器的害虫,都能给植物造成机械损伤,为害性很大。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为害状来鉴别害虫的种类和为害方式,如地下害虫为害幼苗,被害的幼苗茎杆地下部分被整齐地切断,好象剪刀剪去的一样,这一定是蛴螬类为害的结果;如果被害处象乱麻一样的须状,无明显的切口,这就是蝼蛄或金针虫为害的结果。根据这些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由于咀嚼式口器的害虫是将植物组织切碎嚼烂后吞入消化道,因此可以应用胃毒剂来毒杀它们,如将药剂喷布在食料植物上或作成诱饵,使药剂和食物一起吞入消化道而杀死害虫。 (二)刺吸式口器害虫 这类口器为取食动植物体内液体食物的昆虫所具有,如蚜虫、叶蝉、蚊、蝽蟓等。这类口器的特点是具有刺进寄主体内的针状构造和吸食汁液的管状构造。具有刺吸口器的昆虫主要有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和双翅目的一部分成虫(蚊类)。 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为害状是:植物一般不造成破损,只在为害部位形成变色斑点,并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引起各种畸形,如卷曲、皱缩、虫瘿、肿瘤等,也有形成破叶的(如绿盲蝽刺吸葡萄嫩叶后,随着叶片长大在被害部分就裂开了,形成所谓的“破疯叶”)。此外,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往往是植物病毒病害的重要传播者,它们的危害性有时更大。 根据刺吸式口器造成的不同为害状,也可以用来作为田间鉴别害虫的依据。 由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是将植物的汁液吸入消化道,因此可以应用内吸性杀虫剂来防治这类害虫。 昆虫的变态、习性、生活史 昆虫的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形态结构的变化. 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二)昆虫食性: 主要有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其中植食性昆虫按取食寄主的范围可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多食性。 (三)昆虫的趋性: 昆虫对外界刺激源的定向性反应。可以划分为趋向性(正趋性)和背离性(负趋性),主要有:趋化性、趋光性、趋温性、趋湿性等。 (四)迁飞与扩散: 昆虫可以在小范围内转移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远距离的转移。如棉蚜、棉铃虫、粘虫、东亚飞蝗、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五)活动节律: 昆虫在一天和一年中的活动时间是不同的。 ● 日活动节律:日出性、夜出性、弱光性、全天性; ● 年活动节律: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 (六)昆虫的世代与生活史 世代:昆虫从出生到繁殖后代的发育过程,称一个世代。 包括变态、龄和龄期、取食、交配等 生活史:昆虫一年的发育史。 包括:越冬虫态、越冬场所、发生代数、世代重叠、主要为害代等 害虫的危害部位 根据害虫为害部位分类 食叶类害虫 花果类害虫 蛀杆类害虫 吸汁类害虫 地下类害虫 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一、病害的分类 一 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活体在生长或贮藏过程中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或病原微生物侵染后,生理机能受到抑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并在外部表现不良症状,造成产量和质量下降的现象。 二、病害的识别方法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症状包括病症和病状。 ●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后,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常见的病状:斑点、疮痂、溃疡、腐烂、萎蔫、立枯、猝倒、枯焦、花叶、条纹、畸形、瘿瘤、丛生等。 ●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生病部位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征表现,一般只有真菌、细菌性病害才有病征。 常见的病征有:粉状物、霉状物、颗粒状物、菌核、溢脓等。 1、病状的类型 ◆斑点: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患病组织局部坏死,有明显的边缘,形状、大小、颜色各异。 ◆溃疡:植物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 ◆腐烂:患病组织崩解、变质,细胞死亡。 ◆萎蔫:植物局部或全部由于水分丧失膨压使叶萎垂的现象。 病理性萎蔫:输水组织受破坏,不可恢复,可分为 枯萎、黄萎、青枯。生理性萎蔫: 可以恢复。 ◆立枯和猝倒:幼苗阶段,茎基部受破坏,植株表现萎蔫以致死亡。立而不倒称立枯;迅速倒伏称猝倒。 ◆花叶:叶片色泽浓淡不均,深绿与浅绿相间夹杂。由病毒引起的病状。 ◆变色:叶片部分或全部均匀褪绿、变黄,或呈其它颜色。 ◆条纹:嫩茎、果实和叶片上表现出褪绿,间杂其他颜色或枯死的条斑。真菌、细菌,病毒。 ◆畸形:多种促进性和拟制性的病变都可能导致各种畸形病状,大多表现为散发性。 ◆瘤:局部细胞增生,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