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贝母 植物名、科属 形态特征 分布与生境 药用部位与功能主治 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 采收与加工 近缘种 资源开发与保护 植物名、科属 中文学名: 川贝母[chuān bèi mǔ] 拉丁学名: Fritillaria cirrhosa Don. 二名法: Fritillaria cirrhos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目: 百合目 科: 百合科 属: 贝母属 形态特征 植株长15-50厘米。鳞茎由2枚鳞 片组成,直径1-1.5厘米。叶通常对 生,少数在中部兼有散生或3-4枚轮 生的,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12 厘米,宽3-5(-10)毫米,先端稍卷曲 或不卷曲。 花通常单朵,极少2-3朵,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具斑点或条纹;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苞片狭长,宽2-4毫米;花被片长3-4厘米,外三片宽1-1.4厘米,内三片宽可达1.8厘米,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3/5,花药近基着,花丝稍具或不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长3-5毫米。蒴果长宽各约1.6厘米,棱上只有宽1-1.5毫米的狭翅。花期5-6月,果期7-8月。[1] 分布与生境 主要产西藏、云南和四川,海拔3200-4200米 也见于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和山西等省,海拔1800-3200米。(通常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或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也分布于尼泊尔川贝母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气温达到30℃或地温超过25℃时,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在完全无荫蔽条件下种植,幼苗易成片晒死;日照过强会促使植株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加强,易导致鳞茎干燥率低,贝母色稍黄,加工后易成“油子”、“黄子”或“软子”。 药用部位与功能主治 干燥鳞茎入药,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质润泄散,降而微升;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虚劳久咳,肺热燥咳,肺痈吐脓,瘰疬结核,乳痈,疮肿。 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 川贝母鳞茎含有的有用生物碱: 川贝碱(fritimine)、 西贝素(sipeimine). 能明显延长咳嗽的潜伏期,表现镇咳效应 灌服家种及野生川贝流浸膏、川贝母生物碱及川贝母皂甙Ⅰ~Ⅲ号,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作用。 采收与加工 川贝种植2~3年后就可以采收,每年7~8月间收获。选晴天挖出,用筛子筛出泥土,及时运回干燥。在挖掘过程中避免损伤、挖烂。加工时,将运回的鲜贝母薄摊于木板上或者竹篱上,在阳光下暴晒不要翻动,争取一天晒至半干,次日再晒至乳白色为好。晒前不水洗,晒时不用手直接翻动,已经暴晒过,但是还未干的鳞茎不能堆存,否则泛油发黄,品质变劣。晒后搓去泥沙、即为成品。如遇雨天,可将挖取的鳞茎窖藏于水分较少的沙土中,代天晴时抓紧时间晒干。 近缘种 贝母属植物,全世界约有60种,我国产20种和两个变种。除南方几个省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其中以新疆和四川种类最为丰富。 近缘种 ? 川贝母 ? 粗茎贝母 ? 米贝母 ? 梭砂贝母 ? 乌恰贝母 ? 高山贝母 ? 湖北贝母 ? 砂贝母 ? 轮叶贝母 ? 阿尔泰贝母 ? 天目贝母 ? 峨眉贝母 ? 伊贝母 ? 甘肃贝母 ? 太白贝母 ? 浙贝母 ? 暗紫贝母 ? 平贝母 ? 黄花贝母 ? 新疆贝母 资源开发与保护 贝母属植物都有共同的次生代谢产物,药用贝母除其鳞茎含有异甾体生物碱、皂苷外,其地上部分也存在同类成分。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