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連轧过程变形区内外温度场分析.docVIP

棒材連轧过程变形区内外温度场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棒材連轧过程变形区内外温度场分析

棒材连轧过程变形区内外温度场分析 李长生 孙雪坤 刘相华 王国栋   摘要: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棒材连续热轧中变形区及出变形区时轧件横断面温度场。变形区内热接触作用对轧件表面温度有较大影响,温度梯度较大,轧件出变形区后温度梯度逐渐减小,温度分布较均匀。这一结果可指导分析轧件的微观组织变化。   关键词:棒线材;温度场;有限元   Analysis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bar in and out the deformation zone during continuous rolling LI Chang-sheng,SUN Xue-kun,LIU Xiang-hua,WANG Guo-dong (State Key Lab of Rolling and Autom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6,China)   Abstract: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bar in and out the deformation zone during continuous rolling is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great in the deformation,on which the heat con~duction has great effects,and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small out the deformation.The results are important to ana~lys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rolled-piece.   Key words:wire and rod;temperature field;finite element method   随着轧制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轧制过程温度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刘相华等〔1,2〕解析了复杂断面型钢温度场和窗框钢的温度场;姜正义等〔3〕求解了21-4N钢在精锻过程中的温度场;Xin,P.〔4〕等求解了角钢的温度场;孙卫华等〔5〕求解了带钢热轧中轧件横断面上的温度场;对棒线材轧制过程温度场的研究也有报道,如麻永林等〔6〕求解了棒线连轧过程中轧件的温降;I.P.Kemp〔7〕求解了实验室轧机轧制棒线材的温度场。   温度场分析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并探索温度对轧件的变形及组织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以某棒线连轧厂40Cr钢棒材在第6道次轧制为例,对轧件在变形区内外横断面的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其结果对于改善工艺制度,分析微观组织变化,实现控轧控冷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基本理论和方法 1.1 传热问题基本理论.   热传导基本方程〔8〕为: (1) 初始温度分布 T(x,y,z,t=0)=T0(x,y,z)(在V内) (2) 热对流的边界可写为 (在S2上) (3) 热辐射的边界可写为 (在S3上q) (4) 能量泛函表达式可写为 (5) 上述式中,为材料导温系数;为材料的内热源强度;为材料密度;c为比热;k为导热系数;T为温度;T为环境温度。   利用有限元方法离散,可求解该问题。 1.2 节点温度传递的处理方法   棒线材连轧过程中,轧件的横断面变化可归结为方(矩形)-椭圆-圆形状的变化,由于对称性,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起见,同时不失真实性,对矩形、圆或椭圆只取1/4部分进行研究,网格划分如图1所示。   温度传递过程是按照前一进程中的节点在进入下一进程中可能物理位置处的节点进行传递的。 图1网格划分方法示意图 a)方形或矩形;b)圆形;c)椭圆形 2 计算结果及讨论   计算示例钢种为40Cr,坯料尺寸200mm×200mm方,成品尺寸为Φ16mm;第6道次轧前形状为椭圆,尺寸为83mm×141mm;轧后形状为圆,直径为Φ100mm;成品轧制速度为0.89m/s。采用平面4节点等参单元,单元数为10×10=100个,节点数为121个,其中热物理参数如表1所示。   考虑到轧件变形时会产生变形热,轧件与轧辊接触产生热阻放热等因素,求解了沿轧制线轧件温度的变化规律,即中心处、距中心1/2处、平均温度及表面温度。实测轧机出口处温度,与计算表面温度误差2%。为了达到研究目的,取该过程第6道次为研究对象,如图2所示,用方框标出。可以看出,变形区表面温度迅速降低,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差达250℃;而因放热条件所致,变形区外表面与中心温差仅为110℃。 表1计算40Cr钢温度场主要物理参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