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 昼夜长短的变化 计算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刻: 同一天,x?N的昼长=x?S的夜长 A B C D E F G H 26°34′ Y X 冬至日 73°26′ 20:10′ Z 夏至日 50° 18:40′ 6:40′ 两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 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节气 侧视图 俯视图 北半球 南半球 夏至 冬至 二分 S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问题设计上,更多的是利用光照图切入,因此要熟悉和理解不同时间背景下的日照图。 不同节气的日照图 N S S N N 日出、日落的方位 日出 日落 直射北半球时,太阳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直射北半球时,太阳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 * * * * * * 夏至 6月22日 冬至 12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7月初 远日点 1月初 近日点 A B C D 理解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以赤道上 某地为例,描述一年内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3.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回归线上某地为例, 描述一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5.四季的更替: 4.五带的划分: (请画出直射 点移动轨迹?) 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 昼弧>夜弧, 则昼长夜短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南半球 赤 道 北半球 直射点 位 置 冬 至 夏 至 春、秋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越 往北白昼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越 往南白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昼短夜长,越 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昼长夜短,越 往南白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2.3 昼夜长短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随纬度变化…… 0? 0? 0? 夏半年 春秋分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南半球反之。 夏至北半球各地(除已经极昼地区外)昼长达一年最大,极昼范围也达最大 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南半球反之。 冬至北半球各地(除已经极夜地区外)夜长达一年最大,极夜范围也达最大 注意晨线(昏线)的走向 1.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 日出在当地地方时6点以前且越往北越早,日落在当地地方时18点以后且越往北越晚 ,到极昼圈内没有昼夜变化,均为极昼。 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短 日出在当地地方时6点以后且越往南越晚,日落在当地地方时18点以前且越往南越早 ,到极夜圈内没有昼夜变化,均为极夜。 例:太阳直射在10°N这一天,由80°N向80°S昼不断变短。 2.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南昼越长,到极昼圈内没有昼夜变化,均为极昼。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到极夜圈内没有昼夜变化,均为极夜。 3.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1.同一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纬同长)。 2.南北半球同纬度,同一天昼夜长短相反。 3.变幅规律: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夜)的最低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值互余。北(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一天极夜。南北极点各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纬度越高,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越多。 推论: S 0° A S 0° A 6月22日 12月22日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B 1.在同一天中°N的昼长等于°S的夜长。 2.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夜分布是一样的,即其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等都相等。因为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下图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 3.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其昼夜分布关于赤道对称即A昼长等于B夜长,A夜长等于B昼长。因为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如下图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秋分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春分对称。 4.某地6月22日的昼长 12月22日的夜长. 2)出现极昼和极夜时间天数计算问题: 南北极圈每年一天极昼,一天极夜,南北极点每年约半年极昼半年极夜,极圈和极点之间的纬度,可以根据直射点每天纬向移动0.26°(约8°/月)来推算。方法是:先计算出该地 刚好出现极昼(夜)时的太阳直射点纬度,再算出该太阳直射点纬度出现的日期(有两个,一个开始一个结束),结束日期减去开始日期即可 期间必经过夏至或冬至 。 例如:70°N出现极昼的时间和极昼天数是多少?计算:70°N刚好出现极昼时太阳直射在20°N,而太阳直射在20°N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6时事政治案例.docx
- prtnD1_8连续性间断点题材.ppt
- 2014《高考总复习》(广东专用)高考热点化学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案例.ppt
- 2014-15系统师复习笔记精华版案例.docx
- 2013驾考C1科目二教学技巧及评判新标准精选.ppt
- pscs4形状与路径题材.ppt
- 2014-19同步电机第十二章02案例.ppt
- 2014-2015-1企业纳税系列化模拟实验案例.ppt
- PSIU600系列智能单元题材.ppt
- PSL603U简介题材.ppt
- S7-1200_PLC的程序设计基础题材.ppt
- 2014九年级Unit-6_when_was_it_inventedSection_A_1a-1c绝对原创精选.ppt
- 2015-12-25《温度与物态变化》案例.ppt
- 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 2.2气候基本特征(第3课时) (新版)商务星球版案例.ppt
- S9a-钢筋工程量计算基础知识题材.ppt
- 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新版)商务星球版案例.ppt
- 2014螺旋体精选.ppt
- 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第3课时)(新版)商务星球版案例.ppt
- S500上课题材.ppt
- S7200基础第6章题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