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历史时事治热点资料
热点一、钓鱼岛之争与中日关系
【热点聚焦】
材料一: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近期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争议,摩擦不断。
材料二:2012年是中日友好邦交化40周年,野田佳彦首相和温家宝总理一致决定将2012年命名为“中日国民友好交流年”,以“新的相遇,心的纽带”为口号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好。9月28日,以“维护政治基础,把握发展方向”为主题的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材料三: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城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共有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残忍杀害。然而在当今日本政界和民间,仍有不少人对这段历史采取否定态度,不思悔改,甚至称这段历史“虚假”。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2月20日又老调重弹,在谈及“南京大屠杀”时宣称“没有这回事”。
【中考预测】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关系之一。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2012年初,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又逢中日建交40周年,钓鱼岛之争使中日关系摩擦不断。日本发展史及中日关系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必须重点掌握。考察的重点有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战后日本的崛起及原因、中日关系等。
【考点链接】
一、日本发展史
1、仿效中国隋唐制度日本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主要是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二、中日关系的曲折历程:1、古代中日关系:
(1)唐朝遣使646年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2)明朝后期倭寇骚扰中国沿海,戚继光抗倭,肃清倭患。
2、近代中日关系:日本大肆侵华
(1)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2)1900--1901年,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3)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使山东的权利合法化,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被美国所排挤,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3、现代中日关系:从冷冻走向复苏,曲折前
(1)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2)中日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3)1972年至今,中日一直处于和平交往时期,友好合作共同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和平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但中日围绕历史和现实问题也存在着矛盾斗争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日本扩充国民自卫队并参加海外军事活动,钓鱼岛、海洋资源之争、台湾问题,日本插手台湾事务,支持台独等,这些也成为中日交往的主要障碍。
(4)中日关系的现状:目前双方仍处于政冷经热的时期,政治上的分歧对两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历史问题。2006年10月,日本新当选的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结束了两国高层5年以来互不访问的历史,双方均表示改善两国关系。
4、如何发展中日关系
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信守和平承诺,妥善处理历史问题;中日两国应增进了解三、如何看待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不容置疑。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中日间的健康、稳定合作。希望日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侵华历史,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四、中日关系的认识
1.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结、影响(1)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战败。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日本经济力量强大。
(2)抗日战争:结果:中国胜利。原因:影响: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2.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的改善和主要障碍
(1)改善: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但中日关系的发展是不顺利的。
(2)主要障碍: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