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美不过那一抹橘红.doc
最美不过那一抹橘红
在“5.12汶川地震”、“8.18贡山普拉底泥石流”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来袭时,人们总能看到一支身穿橘红色衣服的队伍奋战在抢险保通一线,迅速为救援人员和物资进入灾区打出通道。应急抢险救援任务结束后,他们又很快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低调得就如同这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
“公路人在工作上甘当铺路石,但其实他们并没有石头那么冰冷和坚硬,在生活中我们绝不能忽略了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职工,我们各级工会应该思考如何去保护好这些可爱的‘铺路石’。”大理公路管理总段工会主席董菊仙说。
“看到橘红色就有希望”
大理州公路管理总段下设12个管理段和1个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养护着全州13条共1671.211公里的公路,这些四通八达的公路如同一条条充满活力的血管,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而总段负责养护这些公路的1100余名职工就是保障这些血管畅通的忠实卫士。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为了切断我军的物资供应,无数次对滇缅公路进行轰炸,但在老一代养路工人的浴血奋战下,这条公路一直没有被炸断,依然源源不断地将抗战物资运到前线。
时光荏苒,老一辈养路人“压不垮的公路脊梁精神”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如今的公路人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应急抢险任务中经受住了考验和磨练,逐步成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应急救援队伍。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大理公路管理总段立即派出20余人的抢险救援队伍奔赴灾区,并克服一切困难打通了第一条通往灾区的生命线,随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抢险救援队伍吃住都在工地,与全国各地的抢险救援队伍一道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灾的路面保通工作。
2011年,云南贡山普拉底泥石流发生后,大理公路总段的抢险救援队伍再次出色完成了路面抢险保通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圆满完成320国道保通任务后,时任州委副书记的王雪峰连连称赞“只要看到橘红色就看到了路面畅通的希望。”
鲜有人知道,这支政府依赖、群众喜爱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并非专业、专职的救援人员,全部都是大理公路管理总段最基层的普通养路职工。由于人手比较紧张,平时他们都在养路一线工作,必要时才集中到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进行应急救援方面的集中训练,而这些训练大部分占用的都是他们的业余时间。
俯身甘做铺路石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道班养路工人平时工作最真实的写照,每天早上六点多,他们就要带上工具到自己负责管护的路段进行巡查,并及时对路面的破损进行修护,很多时候天黑后都还回不来。
尽管这样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的辛劳,他们能拿到的工资却少得可怜,一个月2000左右的收入还比不上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但这丝毫不影响公路职工们对工作的热爱和付出,他们深知既然选择了做方便万家出行的“铺路石”,就要勤勤恳恳地干出成绩来,不应该太计较个人得失。
每年总段召开职代会都会广泛征求职工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本是工会为职工们争取利益而开的,但令董菊仙意外的是职工们反映自身困难的提案很少,大部分提案都是关于总段的建设发展方面的。
就拿今年2月份召开的职代会收到的52条提案来说,大部分提案都在说养路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养路机械老化需要更新等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后,董菊仙被职工们这种无私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
按照上级部门的财务划拨程序,每年的养路资金都要到下半年才能下拨到各公路管理总段。但是一线职工都知道每年养护公路最佳的时间是5月份以前,因为这段时间雨水较少且气温刚好,这段时间对公路进行全面养护效率和质量都是最优的,一旦雨季开始后不仅养护难度大,而且质量也不好。
今年上半年,眼看着最佳的养护时间要到了,但是资金却还没有着落,很多公路段的员工和负责人急得团团转。最终,为了不错失这个好时机,他们只得去把养护公路需要的材料先赊来,等到下半年资金到账后再把这笔钱还上。
去年,南涧公路段的两位养路工清晨发现大桥裂缝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造成更大伤亡的事迹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事发于2013年9月9日,这一天虽然是星期天,但由于担心连续下了几天雨后路上会有安全隐患,南涧公路段公郎管理所所长周代华带领其他3位职工放弃休息,早上6点多就开始在他们管理所负责的路段排查。果不其然,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就发现了一处塌方。为了迅速掌握全线的情况,周代华留下两位同事对塌方进行处理,他跟李国富继续向前排查。
雨后的早上雾气较浓,因此他们排查的速度也很慢,每到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他们都要停下车来仔细检查。8点45分,当他们排查到祥临公路黄土坡二号桥时,细心的李国富看到桥面上散落着一些混凝土和砂石,他马上下车走近查看,眼前的一幕把他吓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桥面上出现了一条裂缝,并且整条裂缝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