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没有周晓朴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doc
没有周晓朴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诗曰:
赵祖喜弈博华山,
金口玉牙书地契。
成功荣登皇位后,
福贵荣华不忘棋。
与赵金成结识于QQ,平时交流不多,更重要的是,缘于象棋。赵金成将楸枰的情怀,象棋的精神入心,入味,入情。我想象,或许,他的每一个细胞里都充盈着象棋的味道。
初次采访赵金成是2013年12月6日22时56分。当时,他正在陪天津棋队比赛,当笔者向他表达了采访和帮弈林精华群守擂的意愿后,他欣然同意,但由于时间太晚,想当天完成采访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给他发了《采访提纲》,让他浏览一下,为随后的采访做好准备。
12月9日上午9时许,看见赵金成在线,笔者问他素材的进展时,他说:“准备出去,今晚坐飞机回大连,明天晚上定个时间聊聊天,你有啥就直接问吧,我是学新闻的,做记者的时候不太喜欢写提纲,你问的有点宽泛,不太好回答。习惯我采访别人了,被采访有点不习惯。”得知对方曾经是记者,我知道碰到对手了,感到空前的压力。但多年的记者生涯,铸就了我从容镇定的风格,随即也向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工作单位,他连声说“失敬失敬”。
当天下午17时55分,笔者看见赵金成在线,便问他“还不飞?”他回复“天津到大连就50分钟,我已经到家了,要不今晚吧,明天上午还有点事,怕喝酒给忘了。”我立即敲下一行字:“好的,晚上九点,我等你!”
20时58分,伴随着QQ闪动,赵金成一句“你好”拉开了采访的帷幕。笔者称赞他“真准时”,赵金成发来一张笑脸,后面跟着一行字:“呵呵,一般都是这样。”为了缓和气氛,双方围绕《棋艺》杂志展开了话题。赵金成告诉笔者:“上大学前每期《棋艺》我都看,存有2000年到2009年的全套杂志。现在自己很少买,朋友基本每期买,我总会翻翻。一般看文字多,棋比较少。看棋时,习惯看棋谱,自己去思考,有评注看了也没意义,反倒印象不深,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所以对文字比较敏感。我在《棋艺》杂志上看过不少你写的文章,写任占国、焦明理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姚洪新的文章发表的时候,我正忙毕业论文呢,没看,有些遗憾。你写焦明理的文章标题《没有象棋就没有我的今天》运用了双否句式,很有气势。将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却凭借棋艺跻身公务员之列的象棋幸运儿描写得活灵活现,现在这样的待遇已经不多了。我曾和焦明理下过一盘棋,侥幸获胜。”
笔者请他从专业角度对文章做一评价时,赵金成很谦虚:“专业倒谈不上,我觉得这个形式很好,真该有人写写这些棋手,你写的这些棋手很多比一些大师更爱棋,更值得写。这些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我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传播系编辑出版学专业,今年要不是个人赛打得比较好,可能我就真要从事这方面工作了,早晚有一天我也要加入这个行列,让很多人知道还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在追求一些东西,非功利的,有些理想主义,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他们就是爱棋,有这些人象棋就不会落寞;职业棋手得面对一些利益上的东西,不是说不爱棋,可能里面有一些其他的东西,这和歌手被商业化包装之后身不由己是一样的道理。棋手总得为家庭考虑,像老姚这样一年走南闯北打比赛的棋手也没多少,他们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棋手学习。从杂志社角度看明显专业棋手更有吸引力,但我更爱看业余棋手,专业棋手的路基本都差不多,没什么特性;写业余棋手更觉得是在写一个人,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也算一个爱棋人,风云大师谈不上,毕竟从小开始下了十五六年了,对象棋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人们之所以将下棋称为‘不务正业’,是因为很多人对象棋的定位定偏了。我认为做棋中人,不能太执著,只要不耽误工作,下棋比赌博抽烟喝酒强多了。”
赵金成1991年3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一个工人家庭,5岁时,无意问看到街上有人下棋就凑上去学会了。6岁开始和周晓朴老师学棋。对小赵来说周老师不仅仅是教练,更是一位慈父。在刚学棋时就破格把他从中班调到了提高班,还经常开小灶。经过几个月的特训,小赵的水平在提高班也达到了上游水平,周老师便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给小赵提供参赛机会,每次大连有比赛他都带小赵去观摩学习。在他的帮助下,小赵的水平突飞猛进,取得了不少优异的成绩。周老师在其他方面也对小赵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更加了解学生,周老师还买了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来研究;每次省里、全国有比赛,周老师更是自费带领学生去参加。从赵金成学棋开始到高中毕业,周老师陪他参加了所有的比赛,一直照顾他的生活,让他能专心致志地参赛。
赵金成说:“上世纪80年代周老师放弃了高中老师的职业到少年宫专职进行儿童象棋教学,30年里无论经历了什么样的风雨他都没有放弃象棋,正是有了周老师的坚持,我才有了这样好的学棋环境,没有老师的帮助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而老师对象棋的热情更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另外,在少年宫学棋的几年里,周老师的朋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