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第七届教学能手大赛获奖技术总结.ppt

《送东阳马生序》第七届教学能手大赛获奖技术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同舍生? 二、诸生求学 1、衣食 2、行 3、结论 说明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对比) 作者年轻时求学艰难和用心专一。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点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结构内容 阅读全文,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表现在哪里?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写作手法 ⑴以自己年幼时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 同舍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 ⑵以自己年幼时奔走辛劳、生活清苦,和太 学生衣食住行等优越的生活条件作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勉励马生勤奋求学、不怕吃苦,好学 上进。 答:全文用了对比手法来写。 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答: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 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 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 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 不怕吃苦,要专心、持之以恒。 1、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讨论探究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概括了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 2、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1)用文章中的话作答: (2)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3、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4、读了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 (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敢于发问  (4)学习要有主动性  (5)学习要勤奋刻苦  (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5、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业精于勤荒于嬉”。 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6、你如何看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的这种尊师方式? (1)不赞成。应以民主、平等。老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 (2)赞成。“先达”的这种“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7、为何本文能感人? 面对同乡晚辈的请教,宋濂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运用现身说法。述说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如拉家常,显得情深意切,语重心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 8、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的关系? 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好。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 9.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反馈训练 1、 阅读第一节,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答: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答: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反馈训练 3、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 答: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 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 答: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 以苦为乐。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苦难 垫脚石 成功 下一页 名言典故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成语故事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 2、业精求勤荒于嬉,行成与思毁于随。 ——韩愈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