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案] (1)南 依据:河口附近的沉积岛主要分布于河口南岸,说明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 (2)依据:从等高线的弯曲特点判断出该处河床比两侧高。 成因: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容易沉积。 措施:加强对上游植被的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上游选择适当的位置建水库,调水冲沙。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解析] 第(1)题和第(2)题前半问属于地理事象判断类型设问。第(1)题,根据河口附近的沉积岛主要分布在河口南岸,判断河口左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右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故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第(2)题,读甲处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河床比两侧地区高,故判断此处为“地上河”。联系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和治理措施,进行知识迁移,回答该处“地上河”的成因和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 探究点二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图13-10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侵蚀搬运掉了。背斜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因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于开采。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和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构造在岩层形状上表现为向下弯曲,是雨水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因为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当地遭受的破坏程度称为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断裂地带是铁路、公路、桥梁和水库等的回避处,因为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例2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13-11),回答(1)~(3)题。 图13-11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1)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3)沿断层线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块相对位移 D.岩石受力过大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解析] (1)B (2)A (3)B 第(1)题,乙位于背斜顶部,煤层埋藏浅甚至出露地表,适合露天开采。第(2)题,a处为背斜,这种穹隆构造适宜储气,煤层气集中于此,易发生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易积水发生透水事故。第(3)题,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常形成沟谷和河流。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 探究点三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1)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及对地貌的影响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河谷发育中后期(河谷由“V”形演变为槽型) 中、下游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河谷发育初期(沟谷后期) 上、中游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河谷发育初期(沟谷前期) 河源、上游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时段 河段 影响 类型 (2)河谷的发育过程 图13-12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期末综合测试1可研报告.doc
- 【鲁迅】简介技术总结.ppt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民商法部分技术总结.ppt
- 高三上期中考试(含)2014年可研报告.doc
- 高三上学期(1月)第四次教学质量诊断性检测(生物)可研报告.doc
- 高三上学期12月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生物)可研报告.doc
- 【罗军】量化投资之旅:择时、选股与衍生品(0805打印版本)技术总结.ppt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复习课技术总结.ppt
- 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有-通用版可研报告.doc
- 《四季养生》技术总结.ppt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考点解析大全可研报告.doc
- 【人教版】2016届高考地理复习:第8章《城市与城市化》技术总结.ppt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广东专用):2016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广东专用)可研报告.doc
- 《文明之光》技术总结.ppt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广东专用):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三(广东专用)可研报告.doc
- 《文献检索》第1章技术总结.ppt
- 【人教版】2016中考备战策略·数学第24讲锐角三角函数技术总结.ppt
- 《文学理论》童庆炳第十五章技术总结.ppt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提纲(2015年)可研报告.doc
- 《文学理论》童庆炳第四章技术总结.ppt
最近下载
- 《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解读.pptx VIP
- 中职高一英语 高教版(2025)基础模块1 Part02 Unit3 Shopping 课件 (共3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固体物理导论教学课件.ppt VIP
- DB36_T 1787-2023 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规范.docx VIP
- 计量器具校准培训课件.pptx VIP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解读)-(统编版).pdf VIP
- SY∕T 5415-2012 钻头使用基本规则和磨损评定方法.pdf
- 群文阅读--一样的父爱,别样的细节.ppt VIP
- 早期矫治培训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