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E END 谢谢! * * * * * * 共轭方向法 * * 主要内容 一:共轭方向和共轭向量的概念 二:共轭向量的几何意义和性质 三:构造共轭方向法的原理和方法 四:共轭方向法的迭代计算步骤 五: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MATLAB程序实现和相关算法的比较 * * ,满足如下关系: 的对称正定阵,则称X和Y关于A共轭。 注:若 若两个非零向量 其中,A为 , X和Y称之为共轭方向。 ,则称X与Y正交。 共轭是正交的推广。 设A为 对称正定矩阵,若有m个n维向量 满足 则称这m个向量是A的共轭向量。 注: 若 ,则 为正交向量。 一、共轭方向和共轭向量的概念 共轭方向 共轭向量 * * 设从某点 出发,沿 方向进行搜索得到 的极小点 ,有: 设从某点 出发,沿 方向进行搜索得到 的极小点 (1)-(2),可得: 所以, 与 是关于A共轭的。 (1) (2) (A为n维阶的对称正定阵) 的梯度为: 设目标函数为 ,有: 二、共轭向量的几何意义和性质 * * 共轭方向法算法的构造基于如下几点: (1)n维正定二次函数依次沿n个相互共轭的方向作n次一维优化搜索可达最优点。 (2)二维正定二次函数的等值线为同心椭圆族。 (3)同心椭圆族的任意两平行切线的切点连线方向与该切线的方向,即为共轭方向。 第1点是共轭方向法迭代模式的基础,第2、3点是共轭方向法构造共轭方向的方法依据。对于非二次型的目标函数,由于许多目标函数在极值点附近,都可以用二次函数作很好的近似,所以共轭方向法用于非二次的目标函数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性质 * * 共轭向量的两个重要性质 性质1. 关于A共轭的向量组必为线性无关,共轭向量组中,共轭向量的个数最多等于维数n (矩阵A的维数为n)。 * * 原理:同心椭圆族的几何性质 在任意两个同心椭圆上作两条相平行的切线l1,l2 ,则两切点的连线必过椭圆族的中心 切线的方向S1与两切点连线的方向S2 ,就是一对共轭方向。 正定二次二元函数(等值线为同心椭圆族),经两次共轭方向搜索,就可搜索到极小点(椭圆中心)。 * * 方法:以X0(1)为初始点,以S1为搜索方向作一维优化, 再以X0 (2)为起点,用与S1相平行的方向作一维优化,则最优点,是直线l2 与另一椭圆的切点X(2)。 以X(1)为起点,X(2)为终点的向量为:S2 =X(2)-X(1), S2 的方向就是两切点连线的方向,因为l1与l2 平行,因此S1与S2 共轭。 其最优点,就是直线l1与某一椭圆的切点X(1), * * 构造共轭方向数值方法的归纳 用某一个不变的方向S1, 以两个不同的初始点作两次一维优化,得到两个最优点。 连接这两个最优点的连线方向S2 就是与S1共轭的方向。 对于n维问题,接着以S2 为搜索方向,重复上述步骤就可得到与S2 共轭的方向S3 , 反复迭代,即可求得n个相互共轭的方向。 * * (1)置SS数组为n 阶单位阵,迭代轮次k=1。 对于二维问题 (2) i=1 to n 做n次一维优化搜索,方向S取SS中的第i行数值,即sj=ssi , j、j=1,…,n。 (3)计算S(k)=Xn(k)-X0 (k)(本轮初始点 ) 以Xn(k)为起点,沿S(k)作一维优化,将其最优点作为X0(k+1),(下一轮初始点) * * (4) 更新搜索方向向量组SS k=1时: (5) k=k+1,如果k>n,转步骤(6),否则转步骤(2) 。 * * (5) k=k+1,如果k>n,转步骤(6),否则转步骤(2) 。 (6) 检验终止准则,若满足则退出计算, 若不满足,将当前最优点作为新的初始点,转步骤(1)重新再进行新的n次共轭方向的搜索计算。 * * 五、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MATLAB程序实现和相关算法的比较 迭代形式为 其中, 在共轭方向法中, * *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MATLAB程序实现 整个计算流程为: 在MATLAB中没有专门的函数实现共轭方向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可以通过自定义 F_ReevesGroundfun.m 函数实现共轭方向法。 * * 共轭方向法和阻 尼牛顿法 的比较 牛顿阻尼法需要计算Hesse矩阵计算量很大,计算量很大。 最速下降法有锯齿现像,收敛速度很慢,同一种非线性方程,最速下降法的迭代次数是共轭方向法的30多倍(见下面实例) 共轭方向法和 最速下降法的比较 算法比较 而且Hesse矩阵可能奇异,或者接近奇异;即使该矩阵是可逆的,它也未必是正定矩阵。此时,导出的牛顿法迭代格式的二次函数不一定有极小点,甚至没有驻点。 * * function [r,n] = FastDownGroudfun(F,x0,h,eps)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
- 第18课 《我的白鸽》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2025-2030中国裹粉市场动向追踪与企业经营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
- 精品解析: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工艺评审报告、评审意见汇总表 .docx VIP
- 延安市各区县地表水系图.pdf VIP
- 初一语文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0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习任务单).docx VIP
- 土地增值税清算与最新土地增值税反避税应对实务.ppt VIP
- 双能量CT临床应用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