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壳形态及构造,旋壁类型 演化趋势 (蜓目隶属原生动物门有孔虫亚纲,是已经绝灭的海生有孔虫,分布于石炭纪和二叠纪.通常认为蜓是一种浅海底栖动物,又称纺缍虫,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正常浅海环境)。 蜓目 牙形刺 形态构造 单锥型 复合型 台型 地史学部分 第一章 绪 论 地史学概念、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二章 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基本概念 相、相变、沉积环境、岩相分析、相对比定律 岩相分析的原则 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重点掌握沉积构造对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类型(理解) 掌握复理石沉积、鲍马序列的含义 第三章 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 基本概念 地层接触关系 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岩石地层单位和时间地层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多重地层单位以及其级别划分 第四章 地层沉积组合类型与历史构造分析 基本概念 板块构造、地史中的构造阶段 威尔逊旋回 地史中恢复古板块的方法 第二篇 地球早期史及前寒武地史 前寒武地质时代的划分 地球上生命起源及前寒武生物演化 太古宙 元古宙 显生宙 掌握显生宙的划分,以及每个纪的延续时间,生物界特征和古地理特征。 实验三:三叶虫纲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三叶虫背甲的主要构造; 2、学会鉴定三叶虫化石的方法,掌握三叶虫代表属的重要特征,了解其生活环境以及地史分布。 二、观察方法 1、搞清楚三叶虫化石属于哪一部分。 2、着重观察具有分“属”意义的特征; 头甲: 头鞍形状;头鞍沟; 眼叶的大小及其位置(眼叶的类型); 固定颊的宽窄; 前边缘的发育程度; 颈环,颊刺的有无;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尾甲: 形态,大小,尾轴形态,尾节,肋节,前肋刺,侧刺,末刺,次生刺。 3、建立相对比例的概念,头鞍长短,固定颊的宽窄,内边缘的宽窄等。 笔石纲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笔石动物硬体构造; 2、学会鉴定笔石化石的方法,掌握主要代表属的重要特征,了解其生活环境以及地史分布。 二、观察方法 1、树笔石目 笔石体的形状,分枝是否规则,枝与枝之间是否有连接构造。 2、正笔石目 A、笔石枝特征:分枝的级数,胞管的列数; B、判定笔石枝的生长方向(胎管尖端朝上,胞管向下) C、正胞管类型观察。胞管口的弯转方向,弯曲程度,口穴形态,有无口刺,胞管的倾角,相邻胞管叠复程度。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征 构造、体环、螺塔等 双壳纲的基本特点 全部为水生,其中80%为海生 生活方式有底栖爬行、游泳、穴居等 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具双壳,名双壳纲 由于其头部退化有无头纲之称 足位于身体的腹部,斧状,又名斧足纲 在软体和外套膜之间的外套腔中有瓣状鳃,又有名瓣鳃纲 软体动物门 掌握基本特征 构造名称以及位置 头足纲基本特征 软体动物门 头足动物两侧对称,头在前方且显著,头部中央有口,两侧具发达的眼.足的前部为环列于口周围的腕,最长的腕肢称触腕,用以捕食及匍匐.足的后部变成排水的管状漏斗,故名为头足类.它们全为海生的食肉性动物,善于在水底底栖爬行或水中游泳,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高级,发育最完善的的一个纲。 鹦鹉螺亚纲 基本构造 基本概念、体管、缝合线等 菊石亚纲 基本特征 基本概念、菊石缝合线类型、地史分布等。 (二)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现代节肢动物有百万余种,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门类。 生态多样复杂。 身体左右对称,分节(异律分节、高度特化); 具外骨骼(保护、运动),有脱壳现象; 附肢分节(灵活); 雌雄异体且异形,卵生。 三叶虫 掌握三叶虫的基本特征 头甲、胸甲、尾甲的构造名词及位置 三叶虫纲的基本特征 节肢动物中已绝灭的一类,C-P 动物体纵、横均三分 扁平,分背腹两面,三叶虫的背甲被两条纵沟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而成三叶,因而称三叶虫. 个体一般3-10厘米,小者数毫米,大者可达70厘米左右 海生、底栖、爬行 基本特征 胞管:正笔石、树笔石区别。 基本概念 笔石的基本构造 演化方向 笔 石 枝: 多 少 生长方向:下垂 上攀 胞管类型:简单 复杂 体壁网格化 阶段性 寒武纪: 树形笔石 奥陶纪 :无轴类 志留纪 :有轴类 笔石演化趋势与阶段性 第五章 古植物学 高等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适应各种陆生环境 低等植物 一般无根、茎、叶的分化 多生活在阴湿条件下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区别 古植物的分类 蕨类植物的一般特点 以孢子繁殖后代 世代交替明显 早期类型根茎叶的分化不十分明显 一般情况下要有水的参与才能完成繁衍 裸蕨植物的主要特征 小型植物,1~2米高 二歧式分枝 无根、茎、叶的分化 主要适应于潮湿环境 以泥盆纪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后一课》1技术总结.ppt
- 共价键必修2可研报告.ppt
- 《最优控制》第1章技术总结.ppt
- 共价键必修有用可研报告.ppt
- 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可研报告.ppt
-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新课讲知1技术总结.ppt
- 共价键的形成第1课时可研报告.ppt
- 共价键的形成可研报告.ppt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三节节_民族技术总结.ppt
- 共价键第一课时可研报告.ppt
-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技术总结.ppt
- 古诗4:绝句可研报告.ppt
-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1.2《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必修2技术总结.ppt
- 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研报告.ppt
-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1.3《人口迁移》湘教版必修2技术总结.ppt
- 古诗二首-绝句下载_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可研报告.ppt
-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湘教版必修2技术总结.ppt
- 古诗模式可研报告.ppt
-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章末整合湘教版必修2技术总结.ppt
- 【成才之路】2015春季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同步:第21课《新文化运动》技术总结.ppt
最近下载
- 液相色谱U-3000使用说明书之五.pdf VIP
- 计算机专业学生生涯发展报告.docx VIP
- “讽刺类小说”群文阅读《范进中举》《孔乙己》《变色龙》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件.pptx VIP
- U-3000使用说明书之四.pdf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2.1 合并同类项.pptx
- u-3000使用说明书之一.pdf VIP
- BS_EN_50262_1999_中文版.pdf VIP
-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docx VIP
- 闸门液压启闭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 单项式乘单项式学年八年级数学公开课比赛一等奖.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