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光学法素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n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Analysis) (5)传播速度(V):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 在真空中辐射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并达到其最大值 C= 2.99792×1010 cm. s-1 ≈3.0×1010 cm. s-1 2. 电磁辐射的粒子性 Planck 认为物质吸收或发射辐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按一个基本固定量一份一份的或以此基本固定量的整数倍来进行,能量是“量子化”的。能量的最小单位即为“光子”。 h-planck常数 6.626×10-34J.s 3. 电磁波谱(Electromagnetic Wave Spectrum) 发射光谱法 2. 吸收光谱法:利用物质的特征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的方法 第一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一、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二、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一、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Propertie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1.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 电磁波可用下列波参数来描述 (1)周期(T):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通过空间某一固定点所需要的时间间隔,单位:s (2)频率(υ):单位时间内通过传播方向上某一点的波峰或波谷的数目,即单位时间内电磁场振动的次数,单位:Hz (3)波长(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直线距离, 单位:m, cm, μm, nm (4)波数( 或σ):每厘米长度内含有波长的数目,单位:cm-1 波谱区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Hz) 量子跃迁类型 光学方法 γ射线区 0.005 nm 6.0×1019 核能级跃迁 γ射线光谱、穆氏堡尔谱 X射线区 0.005-10 nm 6.0×1019 - 3.0×1016 内层电子能级跃迁 X射线光谱 真空紫外光区 10-200 nm 3.0×1016-1.5×1015 原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近紫外光区 200-400 nm 1.5×1015-7.5×1014 可见光区 400-800 nm 7.5×1014-3.8×1014 近红外光区 0.8-2.5 μm 3.8×1014-1.2×1014 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红外光谱法 中红外光区 2.5 -50μm 1.2×1014-6.0×1012 远红外区 50-1000 μm 6.0×1012-3.0×1011 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微波谱 微波区 1-300 mm 3.0×1011-109 无线电波区 300 mm 1.0×109 (0.1-1000 MHz) 电子和核自旋能级跃迁 顺磁共振光谱、核磁共振光谱法(NMR) 二、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光谱法 光学分析法 非光谱法 (一)光谱法:发射光谱法、吸收光谱法、散射光谱法 1. 发射光谱法:通过测量原子或分子的特征发射光谱来研究物质结构 和测定其化学组成的方法 方法名称 激发方式 作用物质 检测信号 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弧、火花、等离子炬 (热激发、电激发) 气态原子外层电子 紫外、可见区 原子荧光光谱法 高强度紫外、可见光 气态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原子荧光 分子荧光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 分子 荧光 分子磷光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 分子 磷光 化学发光法 化学能 分子 可见光 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 X射线 (0.1 – 25?) 原子内层电子的逐出,外层能级电子跃入孔穴(电子跃迁) 特征X射线 吸收光谱法 方法名称 辐射能 作用物质 检测信号 原子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 气态原子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