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i-LSX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Li-LSX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合成工段
1.配液工序 通过DCS控制系统,将定量的30%NaOH溶液、48.8%KOH溶液打入配液釜中。用蒸汽伴管加热至90℃,分三次加入计量的Al OH 3固体,加完后,于90℃保温反应4h。关闭伴管蒸汽阀门,改通循环水降温。降至40℃左右,用泵输送至铝液储罐中冷却静置。(铝液需通过袋式过滤器过滤物理杂质。)
铝液微调:根据检测结果,通过DCS定量控制系统,用30%NaOH溶液、48.8%KOH溶液、自来水对铝液进行两次微调,然后在储罐中进行4h自身循环。分两次微调是为了保证铝液浓度调配的准确性。
硅液微调: 将硅胶车间的原硅液沉降三天后,取样分析。根据含量用30%NaOH溶液、自来水通过DCS系统进行准确的浓度调配。同样进行两次微调,熟练以后可进行一次微调。(硅液会吸收CO2产生SiO2沉淀,加碱液可适当除去。)
储罐分为:沉降罐(罐内装一根上吸管)、配制罐、中转罐、澄清罐。 将沉降罐中的清液泵送至袋式过滤器,再送到配制罐进行微调循环,调好浓度的液体再转至中转罐备用。
2.分散工序 将澄清罐中的铝液用泵输送,经过10目的钛棒过滤器过滤,再经板式换热器调节温度(用热水升温、用自来水降温)至30℃,如果温度不达标,则将铝液经计量罐回流到储罐中。直到温度达标后,再在计量罐中进行计量。(也可以将铝液计量好后,放到分散釜中进行温度调节。) 硅液同理。硅液经换热器后的温度控制为28℃。 当分散釜中的铝液温度和量都调节好以后,迅速将调节好温度和量的硅液放入分散釜中,剧烈搅拌。体系会变成悬浊液,并升温。加入硅液半小时后,开启夹套45℃热水均匀升温,约半小时后升至42℃,关闭热水。将物料立即用隔膜泵转入合成釜中晶化。(严格控制温度的均匀准确,保证加入硅液后,体系在1小时升至42℃。)隔膜泵进出管道上的阀门必须打开才能启动隔膜泵。
铝液约1.875m3; 硅液约0.87m3. 计量罐的刻度标定必须准确,包括到分散釜的管道一起标定。
3.合成工序
待分散物料要做好时,将合成釜夹套通热水预热至42℃。打开隔膜泵进出管道上的阀门,打开分散釜的底阀,启动隔膜泵,将物料转到合成釜中。保持41~43℃72小时,取母液样。在低温保温时间到之前,提前将高温热水罐升温至98℃备用。升温之前,排尽蒸汽管中的冷凝水,然后向釜中通蒸汽升温,同时打开夹套的高温热水升温。升至88℃,关闭蒸汽阀门,只用高温水升至90℃,(防止温度过冲,超过90℃。)关闭热水阀门。于90℃保温9小时。如果中途体系温度降了,开启搅拌,再开启蒸汽和热水升温。高温保温结束后,开启搅拌,用中温水降温至70℃左右,进行真空带式过滤。在启动螺杆泵时,必须先开搅拌几分钟,防止物料沉积堵管。
【注意:中温升高温时,启动高温热水泵,打开釜内外夹套的高温进口阀,打开中温水出口阀,先将部分中温水倒回中温槽(约5分钟),再开高温水出口阀,然后关闭中温水出口阀。 高温降温操作与前面的操作相反。】
4.真空带式过滤
5.真空浆叶干燥
开机程序:打开一、二、三层的蒸汽进出阀门,直至第三层的出口温度50℃~60℃,约需预热3小时左右。开启一、二、三层主电机(开始时电机电流20A,转速300r/min,随着物料的加入,电流会升高,这时需调节电机转速至600r/mi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