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厂化学生产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和有关监督指标
100%酸(克)
1、酸耗 (克/克当量)
(阳床出水酸度+入口水碱度)×周期制水量(吨)
式中:酸耗目前的单位为 克/摩尔(或g/mol)
阳床出水酸度和入口水碱度的单位均为mmol/L(即原来的mg-N/L)。
100%碱(克)
2、碱耗
(阳床出水酸度+残留CO2/44+入口水SiO2/60)×周期制水量(吨)
(克/克当量)
式中:碱耗目前的单位为 克/摩尔(或g/mol)
阳床出水酸度的单位均为mmol/L(即原来的mg-N/L);
44——为CO2由mg/L换算成mmol/L的换算系数;
60——为SiO2由mg/L换算成mmol/L的换算系数。
给水SiO2或Na+ - 蒸汽SiO2 或Na+
3、锅炉排污率 ×100%
炉水SiO2或Na+- 给水SiO2或Na+
其中 SiO2或Na+的单位为mg/L。 4、锅炉排污量 锅炉蒸发量(吨)×锅炉排污率 (吨)
锅炉全月补水量(吨)-供汽量(吨)
5、补水率 ×100% 锅炉全月蒸发量(吨)
6、车间自用水量 工业水总用量(吨)-补充水量(吨)
工业水总用量(吨)-补充水量(吨)
7、车间自用水率 ×100% 工业水总用量(吨)
阳床总出水量(吨)-补充水量(吨)
8、系统自用水率 ×100% 阳床总出水量(吨)
9、循环水加药量的计算公式:(粗略计算公式)
三聚磷酸钠第一次加药量(按2mg/L计算):
循环水水池体积(m3)×2 (kg)
1000
运行中每小时的加药量(按2mg/L计算):
每小时的补充水量(吨)×2 (kg/h)
循环水浓缩倍率×1000
有机磷加药量的计算公式:
第一次加药量的计算公式(按2mg/L计算):
循环水体积(m3)×2 (kg)
1000×有机磷的百分比浓度
运行中每小时的加药量(按2mg/L计算):
每小时的补充水量(吨)×2 (kg/h)
循环水浓缩倍率×1000×有机磷的百分比浓度
循环水加药量的计算公式:(精确计算公式)
投运前的加药量:G/h (ρ + k·t)·qv.c
投运后的加药量:G/h qv.b ·ρ + K·V
式中ρ ……… 为阻垢剂运行中的控制值,mg/L;
k ……… 阻垢剂在充水期间消耗速率,g/m3·h;
t ……… 充水时间,h;
qv.c(qv.b)………充水流量,m3/h;
K ……… 水解速率,mg/L·h;
V ………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总容积,m3。
设计院计算公式:(适用于ATMP和三聚磷酸钠)
G [C(P3+P2)Q+Vd]x24 (kg/d) 1000 x φ
式中:C ……… 循环水中加阻垢剂的浓度(一般取2~φ ……… 药品浓度,(ATMP为50%,三聚磷酸钠为90%);
d ……… 每m3水中需要维持的药剂浓度,(取0.02)。
循环水的排污率与设计控制的浓缩倍率有关,浓缩倍率越高、循环水
的排污率越低。
如以13.5万千瓦机组为例:
[2(0.45% + 0.1%)31800 + 9000·0.02]·24
G有 25.43 kg/d 1000·0.5
[2(0.45% + 0.1%)31800 + 9000·0.02]·24
G三聚 21.33 kg/d 1000·0.9
10、锅炉磷酸三钠加入量的计算公式:(配制成5%左右的Na3PO4的稀溶液)
锅炉启动时加入量的计算公式:
V(I+28.5H)
G启 (kg) 0.25×1000
锅炉运行时加入量的计算公式:
28.5HD1+D2I
G运 (kg/h) 0.25×1000
式中:V——锅炉水系统的容积(m3)
I——炉水中应维持PO43-的浓度(mg/L)
H——给水中的硬度(mg-N/L即目前的mmol/L)
0.25——Na3PO4·12H2O中含PO43-的百分率
28.5——1克当量的钙需要磷酸根的克数
D1——锅炉给水流量(m3/h);
D2——锅炉排污量(m3/h)。
11、给水加氨计算公式:(市场上的氨水一般为28%,比重为0.90,含氨量为
252g/L)
配制成≤5%的氨水溶液,或一般配制成0.3~0.5%左右的稀溶液加入。
为了保持给水PH在8.5~9.2之间,给水含氨量通常应在1.0~2.0mg/L以下(取
1.0mg/L)。 Q(T/h) x 1000(L) x 1.0(mg/L)
每小时加入量G/h (kg/h)
1000(g)x 1000(kg)x 0.28
式中Q ……… 为锅炉每小时的蒸发量(吨/小时)
12、给水加联氨的计算公式:(市场上的联氨一般为40%和20%两种,可配成
0.1%的稀溶液加入。)
联氨含量按高限30ug/L计算。
Q(T/h) x 1000(L) x 30(u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粤教版(广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一册课件.pptx VIP
- 叁化(2008)1170 接触网设备及防护设施安装图.pdf
- 人脸识别门禁.pdf VIP
- 单一制和复合制课件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创新创业基础(高职高专版)PPT教学完整课件.ppt
- 老旧小区弱电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数据脱敏处理与使用管理规则.docx VIP
- 和利时LE系列可编程控制器选型手册.pdf VIP
- 信息系统专职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docx VIP
- 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第2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的基本概念 ---英语教材难度分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