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气及环境条件对果蝇的影响.doc
天气及环境条件对果蝇的影响
摘要 连续5年对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果树基地杨梅园的果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果蝇的危害与降雨量大小有显著的相关性,其防控成败的关键在清园,及时清理地上落果,控制其虫口基数。
关键词 果蝇;天气;环境条件;危害情况
中图分类号 S43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36-02
1994年,楚雄州农科所从浙江引进东魁、丁岙梅2个杨梅品种在该所的日落果树基地进行试种,1998年开始挂果。由于滇中地区冬春干旱少雨,气候干燥闷热,新鲜水果较少,而5月中旬上市的杨梅恰好填补了樱桃罢市的空白,加之酸甜可口的清凉口感,使杨梅迅速成了人们解暑消夏的最爱,在全州九市一县迅速发展,并在全省迅速推广。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杨梅果蝇的危害也日益突出,防治不当,到6月中旬有虫果率可达100%。许多消费者谈梅色变,在吃之前都会用盐水浸泡,使杨梅带有一股淡淡的盐水味,失去了杨梅原有的酸甜口感,严重影响了杨梅的生产发展。
关于果蝇的防治报道很多,特别是糖醋液诱杀,但从实践来看,单纯的糖醋液诱杀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文通过5年的观察试验,对果蝇的发生与天气及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观察,希望对找到一条绿色、高效的果蝇防治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块位于云南省楚雄市东华镇的楚雄州农科所日落果树试验基地内。海拔1 800 m,年平均气温15.2 ℃,年降雨量830 mm。土壤为酸性红壤土,其中速效氮88.7 mg/kg,速效磷3.5 mg/kg,速效钾141.6 mg/kg,pH值4.26。园内种有杨梅3.33 hm2,密度为840株/hm2,主要品种为丁岙梅、东魁。另有1.33 hm2李、杏、梨等其他水果。园地一边有野生杨梅及其他野生杂木树,园地另一边紧靠村民的果园,主要为李、梨,另有少量杨梅,品种主要是从该所基地引种的丁岙梅和东魁。该所日落果树基地所种植杨梅,最早成熟上市为5月10日(2005年),最迟成熟上市为5月16日(2013年),最迟采收期为2008年6月28日。
1.2 试验方法
2010年、2011年,采取糖醋引诱剂诱杀[1](红糖∶琼脂水∶白酒∶醋的比例为35∶100∶30∶50),并加入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置于矿泉水瓶中挂于树上(悬挂密度600个/hm2),进行诱杀,结果发现诱杀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2012―2014年在诱杀的基础上,在果实成熟前的4月底,对园地中间的杂草进行清除,并将果园周围的野生杨梅全部铲除。在果实成熟时,于每天17:00请人将园内的落果全部捡拾,并集中喷药深埋。
1.3 调查方法
每年从5月15日开始,每隔4 d于18:00随机采摘树上充分成熟的鲜果1 kg,并且用盐水浸泡,调查成熟鲜果幼虫数[2]。
2 结果与分析
2.1 近几年楚雄市的天气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10―2012年,楚雄5月降雨基本相同,6月2010年较干旱;2014年5月极其干旱,而6月降水又比较多;2013年5月、6月降雨相对要调匀一些。
2.2 丁岙梅杨梅果蝇幼虫调查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丁岙梅杨梅园中,杨梅成熟后,果蝇越来越严重,且在6月16―20日达到高峰期,在20日后又会有下降。从表1、2可以看出,果蝇的发生与温度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是与降水显著相关。2011年的5月与2010年5月的降雨量基本相同,果蝇幼虫数也基本相同;6月,2011年降雨比2010年多48.7 mm,增幅83.25%,果蝇幼虫增加724头,增幅91.9%;2013年5月降雨量比2012年5月降雨量增26.5 mm,增幅61.2%,果蝇幼虫增加56条,增幅71.8%;2014的5月,降雨比2012年少29.7 mm,减少幅度为68.6%,果蝇幼虫减少41条,减少幅度52.6%。同时,2013年、2014年降水明显比2010年、2011年多,可是果蝇的发生率却明显比2010年、2011年少,说明采取果园清园的措施对控制果蝇的危害起了很大作用;2014年前期极其干旱,果蝇的危害也相对较轻,这主要是因为天气干旱,腐烂的过熟果较少,且落果容易被捡除,减少了果蝇的食物源;在20 d后,果蝇危害会逐渐减轻,这主要是此期的丁岙梅已经临近采收结束期,树上的果实较少,且掉到地上的落果被捡走,使果蝇的食物源减少,同时随着东魁杨梅的大量成熟甚至部分过熟变软,且果大汁多,对果蝇就具有更大的引诱力。
2.3 东魁杨梅果蝇幼危害情况
东魁杨梅的成熟期较晚,因此在刚开始成熟时危害没有丁岙梅严重,但进入6月,随着大量果实的成熟,且雨水增大,果蝇的危害随时间的推移而加剧(表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