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技术》膜蒸馏与膜吸收试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离技术——膜接触器(膜吸收、膜萃取与膜蒸馏)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陈欢林教授、张林博士 chenhl@zju.edu.cn linzhang@zju.edu.cn 主要内容 膜吸收 膜萃取 膜蒸馏 膜接触器种类 膜接触器以多孔的疏水或亲水膜作为传递介质,并与气体吸收、液体萃取、气提、蒸馏等过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 按气液传递方式有: 气液型、液气型、液液型等三种; 按作用机理可分为: 膜吸收、膜萃取、膜气提、膜蒸馏等。 膜接触器的特征 通过膜的多孔性与疏水性(或亲水性),将汽液二相隔开,气液接触在膜界面上实现; 无论流率多低,所有膜表面都能有效地进行气液接触,且接触界面很大; 气体和液体流率能相互独立地改变而不产生液泛、滴漏、泡沫等现象。 膜接触器的三种典型型式 多孔与无孔膜接触器的作用机理 膜基吸收 膜基吸收 疏水膜基吸收过程压力与浓度分布 微孔充满气体的膜吸收 气体i以串联形式扩散通过气相膜、被气体充满的膜孔,以及液相膜三个区域 气相传质总阻力系数 对易溶气体Hi要大好几个数量级,可以想象,总阻力有一个极限状态 液相总传质系数 对许多气体的膜吸收或气提,液相总传质系数Kl类似于Kg表示 对微溶气体 微孔充满吸收溶剂的膜吸收 膜吸收或气提过程也可用充满吸收水剂的微孔膜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膜是疏水或亲水的,只要膜能被吸收剂润湿即可。 亲水膜基吸收过程压力与浓度分布 总传质系数与局部传质系数关系 对于这种膜过程的总传质系数与局部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以总传质系数表示 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对微溶气体 对易溶气体,由于具有瞬间反应的吸收和高浓度的吸收剂,膜阻力也可以忽略,因此总阻力会比较低 膜阻力系数 如果膜孔被吸收液体润湿,则膜的传质阻力系数可表示为 式中, Dil为物质i在吸收液体中的扩散系数,如果膜孔被气体充满,那么膜传质系数取决于气体在膜孔中的扩散机制。 膜传质阻力系数 当膜孔半径与气体平均自由程之比, 远小于1。 式中, Mi为物质i的气体分子量,在接近大气压及膜孔径近似为0.01下时,气体i在膜孔中为Knudsen流占主要地位。 膜传质阻力系数 对大孔膜和气体压力较高时,如果 1,那么气体在膜孔中为粘性流,当为0.1-0.45时,在低压下,气体在膜孔中呈过渡流。 膜基吸收过程的应用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发酵工程、 环境保护、 航空、航天。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应用器件 血液供氧器 膜式氧合器(人工肺) 生物人工肝等 功能 实现02和C02的传递 中空纤维氧合器 氧合器的种类 氧合器种类 中空纤维膜式、 卷式、平板折叠式、 盘式等多种型式; 其中卷筒式、平板折叠式、盘式等均为早期采用。 近十余年来大多采用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 氧合器面积计算 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用酸或碱液来吸收惰性气体中的碱性或酸性气体,如用2%NaOH溶液来脱除废水中挥发性的酚,可将酚含量降到50μg/mL以下。还可以用H2SO4将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氨含量由14mm降到0.5mm; 载人航天器舱内空气中C02去除的膜基吸收过程工艺流程 气体净化的膜基吸收工艺 VOC废气膜基负压渗透 VOC废气的膜基连续吸收与解吸 各种高分子膜对CO2的选择性及渗透速率 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连续补充O2并排除产生的C02; 在厌氧发酵中可以利用膜吸收技术不断补充N2并排除产生的CO2和H2; 不断脱除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乙醇以实现连续发酵。 膜基萃取 常规溶剂萃取 膜基萃取 是利用微孔膜的亲水性或疏水性,并与萃取过程相结合的新型膜分离技术. 与传统的萃取过程不同,在膜萃取过程中,萃取剂与料液分别在微孔膜两侧,传质过程发生在分隔两液相的微孔膜的一个表面进行,没有相分散和聚结行为发生。 膜萃取的特点 膜萃取是膜技术与萃取过程相结合的新型膜分离技术, 与通常的萃取中液相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液相中进行两相接触的情况不同。膜萃取中两相是在微孔膜表面相互接触而进行物质传递的. 膜萃取的特点 可避免因液滴分散在另一液相中而引起的夹带现象和随之产生的溶剂损失问题. 在一般萃取中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